侏儒梦灶

zhū rú mèng zào [zhu ru meng zao]

词语释义

寓言故事中的侏儒是一个讽谏高手。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RIY
五行:
仓颉: OHJD
四角: 2529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短小

侏,短也。——《广雅·释诂》

侏儒不可使援。——《国语·晋语》

(2) 又如:侏优(侏儒与优伶)

(3) 肥大 。如:侏大(肥大)

(4) 侏侏 ,无所知的样子

修侏侏,比于朱儒。——《太玄经·童》

英文翻译

small, little, tiny, dwarf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u1 [台湾四县腔] zu1 [梅县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海陆丰腔] zh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tju
[ru]
部首: 221
笔画: 16
五笔: WF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BB
四角: 21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2)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3) 又如:儒师;儒仙

(4)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 。如:儒者(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儒林(信奉儒家的大众或集团);儒教徒(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儒化(儒家的教化);儒风(儒家承传下来的风范); 儒门(犹儒家); 儒相(博通儒学的宰相);儒玄(儒学与玄学);儒史(儒学和史学)

(5) 儒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学生; 孔子学说的信徒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6) 又如:儒效(儒者的效用,儒学的功效);儒素(儒者的素行);儒侠(儒生和游侠); 儒素(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儒吏(儒生出身的吏员); 儒先(儒生); 儒效(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 儒流(儒士之辈)

(7) 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是儒墨之分也。——《荀子·礼论》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8) 又如:儒馆(文臣的居处);儒巾(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儒户(读书人的户籍);儒冠(古代儒生带的帽子);儒俊(才智出众的儒士);儒修(才能出众的儒士);儒服(儒衣,古代儒者的服饰);儒官(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形容词

(1) 通“懦”。懦弱

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荀子·脩身》

(2) 又如:儒柔,儒弱(柔弱,文弱);儒缓(柔弱,宽柔);儒懦(柔弱,不刚强)

(3) 愚昧无知的

儒,愚也。——《广雅》

(4) 通“濡”。缓慢

儒,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取与之必因于时也。——《管子》

(5) 又如:儒厚(温文厚重);儒输(迂缓迟钝)

英文翻译

Confucian scholar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陆丰腔] ji3 [海陆丰腔] ri2 [宝安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朱平聲合口三等njyo/runʑĭu
mèng [meng]
部首: 337
笔画: 11
五笔: SS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NI
四角: 44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动词

(1) 做梦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英文翻译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方言集汇

◎ 粤语:mu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ng5

宋本广韵

zào [zao]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OF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G
四角: 948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 )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2) 同本义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5) 灶神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英文翻译

kitchen stove, cooking stov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3
◎ 潮州话:z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到去聲開口一等cauh/zawts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