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的康熙字典释义

犒【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音靠。《玉篇》餉軍。《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註》勞齊師。《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註》犒師之牛。

犒的网络解释


kào
〈动〉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同本义 [reward with gifts or money, food, drink etc.]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 犒军(犒赏军士) 犒牛(劳军的牛) 犒功(犒赏有功之人)犒
kào
 ㄎㄠˋ
用酒食或财物慰劳:犒劳。犒赏。犒师。

康熙字典 - 犒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犒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犒的部首是牜部,14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