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3
统一码
3567
仓颉
RS
郑码
JXM
四角号码
6700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NT
注音
ㄒㄧ,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基本字义
㕧
⒈ [唸㕧]也作“殿屎”。呻吟。
⒉ 言。
⒊ 鈕樹玉《校錄》:“,《詩》、《爾雅》釋文並引作‘吚’。”
统一码
㕧字UNICODE编码U+3567,10进制: 13671,UTF-32: 00003567,UTF-8: E3 95 A7。
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used to represent sound; to hum; to groan
英语翻译
used to represent sound; to hum; to groan
方言集汇
◎ 粤语:si1
◎ 潮州话:si1
◎ 潮州话:s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齂 | 虚器 | 曉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xi | hiih/xyh |
康熙字典
㕧【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馨伊切《集韻》《韻會》馨夷切《正韻》虛宜切,音咦。《說文》唸㕧,呻也。《玉篇》亦作屎。《詩·大雅》民之方殿屎。《釋文》殿屎,說文作唸㕧。
又《集韻》升脂切《正韻》申之切,音詩。
又《廣韻》《集韻》虛器切《韻會》香義切,音齂。義
同。《集韻》或作
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