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o [kao]
部首 牜部(牜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牜部(牜部),总笔画14画,五行属木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7292
仓颉 HQYRB
郑码 MBJL
四角号码 20527
电码 3683
区位码 7491
姓名学
五笔 TRYK
注音 ㄎㄠ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121412512525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犒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犒赏、犒师、犒劳、犒军、犒馈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同本义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2.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同本义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2)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英语翻译

entertain victorious soldiers

方言集汇

◎ 粤语:hou3
◎ 客家话:[东莞腔] gau3 [海陆丰腔] kau5 kau3 [梅县腔] kau5 [台湾四县腔] kau5 kau3 [宝安腔] kau5 kau3 [客英字典] kau5 kau1
◎ 潮州话:gau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百度释义

(动)犒劳;用酒食等慰劳。

现代汉语词典

犒kào
(动)犒劳;用酒食等慰劳。

康熙字典

犒【巳集下】【牛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苦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到切,𠀤音靠。《玉篇》餉軍。《左傳·僖二十六年》齊孝公伐我北鄙,使展喜犒師。《註》勞齊師。《周禮·地官·牛人》軍事共其犒牛。《註》犒師之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槀【卷六】【木部】

木枯也。从木高聲。苦浩切

说文解字注

(槀)木枯也。枯槀、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㡿彰長碑又作勞?。許不錄犒?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