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的康熙字典释义

淄【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正韻》莊持切,音菑。水名。《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

州名。《廣韻》春秋時屬齊,漢爲濟南郡,宋文帝改淸和郡,隋置淄州。因水以名焉。

縣名。《廣輿記》淄川,屬濟寧府。臨淄,屬靑州。

通作菑。《周禮·夏官·職方氏》幽州,其浸菑時。

黑色曰淄。《後漢·皇后紀》恩隆好合,遂忘淄蠹。《集韻》俗作,非。

淄的网络解释



<名>
① 中国水名 [Zi River]
a. 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
b. 山东省新泰县的羊流河

② 中国古州名 [Zi prefecture]。隋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③ <形> 黑色。通“缁” [black]
不曰白乎?涅尔不淄。——《史记·孔子世家》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
在涅贵不淄。——崔瑗《座右铭》淄

 ㄗˉ
① 〔淄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② 古同“缁”,黑色。

康熙字典 - 淄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淄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淄的部首是氵部,11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