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11画,五行属水,姓名学姓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6DC4
仓颉 EVVW
郑码 VZKI
四角号码 32163
电码 3245
区位码 5545
姓名学
五笔 IVLG
注音 ㄗ,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15552512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淄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淄字: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男女通用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中国水名

  2. 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

  3. 山东省新泰县的羊流河

  4. 中国古州名。隋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5. 〈形〉黑色。通“缁”

    不曰白乎?涅尔不淄。——《史记·孔子世家》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

    在涅贵不淄。——崔瑗《座右铭》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国水名

(2) 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

(3) 山东省新泰县的羊流河

(4) 中国古州名 。隋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5) 〈形〉 黑色。通“缁”

不曰白乎?涅尔不淄。——《史记·孔子世家》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

在涅贵不淄。——崔瑗《座右铭》

英语翻译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海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宝安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之余1(书)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側持平聲開口三等cri/trioʧĭə

百度释义

(名)淄河;在山东;流入渤海。

现代汉语词典

淄zī
(名)淄河;在山东;流入渤海。

康熙字典

淄【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正韻》莊持切,𠀤音菑。水名。《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

州名。《廣韻》春秋時屬齊,漢爲濟南郡,宋文帝改淸和郡,隋置淄州。因水以名焉。

縣名。《廣輿記》淄川,屬濟寧府。臨淄,屬靑州。

通作菑。《周禮·夏官·職方氏》幽州,其浸菑時。

黑色曰淄。《後漢·皇后紀》恩隆好合,遂忘淄蠹。《集韻》俗作𣻲,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甾【卷十二】【甾部】

東楚名缶曰甾。象形。凡甾之屬皆从甾。𠙾,古文。側詞切

说文解字注

(葘)不耕田也。海寧陳氏鱣曰。不、當爲才。才耕田、謂始耕田也。才財材皆訓始。玉裁按。不當爲反。字之誤也。爾雅田一歲曰葘。毛詩傳、馬融虞翻易注皆用之。韓詩、董遇易章句皆曰。葘、反艸也。與田一歲義相成。詩大田箋曰。俶載讀爲熾葘。時至。民以其利耜熾葘。發所受之地。趨農急也。攷諸經傳。凡入之深而植立者皆曰葘。如攷工記輪人葘訓建輻。弓人葘訓以鋸副析。公羊傳以人爲葘。漢書楗石葘。鄭仲師云。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博、立䲷棊亦爲葘。其他若毛傳木立死曰葘。漢書事刃公之腹中。急就篇。分別部居不襍廁。漢太學石經以人爲側。皆此字之引伸假借。又假爲烖害字。从艸田。甾聲。鍇本原有聲字。惟田?二字倒易。又誤合爲一字。鍇欲作從艸、?田。無聲字。非也。初耕反艸。故從艸田㑹意。以?爲聲也。側詞切。一部。易曰。不葘畬。周易无𡚶六二爻辭。周禮注作不葘而畬。語較明。言爲之無漸也。畬、二歲田也。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