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òu [cou]
部首 冫部(冫部)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冫部(冫部),总笔画11画,五行属火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51D1
仓颉 IMQKK
郑码 TDAG
四角号码 35184
电码 0410
区位码 2053
姓名学
五笔 UDWD
注音 ㄘㄡ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11113411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凑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凑集、凑数、帮凑、拼凑、凑拢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2. 同本义

    凑,水会也,聚也。——《广韵》

    凑,水上人所会也。——《说文》。

    顺波凑而下降。——《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

  3. 聚集

    趋舍相凑。——《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凑队(集合在一起);凑聚(集合,聚集);凑泊(凝聚,结合);凑会(聚集,会合)

  5. 奔向;趋

    衰世凑学。——《淮南子·精神》。注:“趋也。”

  6. 又如:凑亟(急切);凑手不及(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料,来不及应付)

  7. 挨近;靠拢。如:凑口馒头(快到嘴的馒头);凑密(稠密)

  8. 碰;趁。如:凑斗(凑巧);凑手(得手);凑四合六(十分巧合);凑付(应付;将就)

  9. 拼凑成。如:凑数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2) 同本义

凑,水会也,聚也。——《广韵》

凑,水上人所会也。——《 说文》。

顺波凑而下降。——《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

(3) 聚集

趋舍相凑。——《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凑队(集合在一起);凑聚(集合,聚集);凑泊(凝聚,结合);凑会(聚集,会合)

(5) 奔向;趋

衰世凑学。——《淮南子·精神》。注:“趋也。”

(6) 又如:凑亟(急切);凑手不及(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料,来不及应付)

(7) 挨近;靠拢 。如:凑口馒头(快到嘴的馒头);凑密(稠密)

(8) 碰;趁 。如:凑斗(凑巧);凑手(得手);凑四合六(十分巧合);凑付(应付;将就)

(9) 拼凑成 。如:凑数

英语翻译

piece together, as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u5 [客英字典] ceu5 [东莞腔] ceu5 [梅县腔] ceu5 [宝安腔] ciu5 [海陆丰腔] ceu5
◎ 潮州话:cou3 (tshòu)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1)(动)聚合或勉强合在一起:~集。

(2)(动)碰;赶;趁:~巧。

(3)(动)接近:往前~。

现代汉语词典

凑còu
(1)(动)聚合或勉强合在一起:~集。
(2)(动)碰;赶;趁:~巧。
(3)(动)接近:往前~。

康熙字典

湊【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𠋫切,𠀤音輳。《說文》水上人所會也。一曰聚也。《汲冢周書》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爲天下之大湊。

《玉篇》競進也。《戰國策》士爭湊燕。

湊理也。與腠通。《文心雕龍·養氣篇》湊理無滯。

題湊,棺外累木也。《史記·滑稽傳》楩楓橡樟爲題湊。

《韻補》叶子與切,音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漂嶢𡸣而枝柱。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叶遵遇切,疽去聲。《班固·東都賦》僻界西戎,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侇洞達,萬方輻湊。通作輳。古通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湊【卷十一】【水部】

水上人所會也。从水奏聲。倉奏切

说文解字注

(湊)水上人所會也。引伸爲凡聚集之偁。从水。奏聲。倉奏切。四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