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粢
叠字
--
五行
火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7CA2
仓颉
IOFD
郑码
TDRU
四角号码
37904
电码
4726
区位码
8450
姓名学
五笔
UQWO
注音
ㄗ,ㄘ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135344312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粢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粢盛、粢食、絜粢、粢粝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粢
〈名〉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如:粢食(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2)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3)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4)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如:粢食(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5)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英语翻译
grain offered in ritual sacrifice; mill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宝安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宝安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咨 | 即夷 | 精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cii/zi | tsi |
百度释义
-
古代供祭祀的谷物。
现代汉语词典
粢cī
(名)〈方〉用蒸熟的糯米和粳米裹上油条等捏成的饭团。
粢zī
(名)古代祭祀用的粮食。
康熙字典
粢【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卽夷切《韻會》將支切《正韻》津私切,音咨。《類篇》稷也。《爾雅·釋草·疏》粢者,稷也。《禮·曲禮》稷曰明粢。《左傳·桓六年》潔粢豐盛。《註》黍稷曰粢。
又通作齊。《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註》今文曰明粢。
又通作齍。《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註》齍讀爲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說文》稻餠,與餈同。《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註》粢,稻餠也。味類籺米,不碎。《揚子·方言》餌謂之餻,或謂之粢。
又《集韻》才詣切,音劑。酒也。《禮·禮運》粢醍在堂。通作齊。《說文》本作,或作秶。今文从米作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