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

mò dú [mo du]
繁体 默讀
注音 ㄇㄛˋ ㄉㄨ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默读 mòdú

(1) 不出声地读

read silently

词语解释

  1. 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引证解释

⒈ 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默读的国语词典

读书不发出声音。

如:「每日拨出半小时默读好文章,可以增加阅读能力。」

默读的网络释义

默读 (晋江文学城作者priest耽美文)

  • 《默读》是priest所作的网络小说。小说于2016年6月15日在晋江文学城开始连载,于2017年1月8日全文连载结束,共180章并5篇番外。
  • 默读造句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要在心里默读,才能体会到韵律。
    放学后,大家都回家了,只有她一个人还在教室默读单词。
    接着又介绍了一些修行之法,数千古文字艰深晦涩,以郑宇轩之聪慧默读数遍总算勉强记住,一夜间席地而坐缓缓运转天龙诀沉浸其中。
    在朦胧的月色下,我把父亲完整地默读了一遍,梦中见他微笑地望着我,他背后的背景是,一棵大树,在狂风暴雨中,保护着一棵脆弱的小树……
    有两种读书方式,一种是大声读,另一种是默读。
    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正如一块冰冷的墓石,死者的名字使过客惊心,当你翻到这一页,我名字,会吸引你那沉思的眼睛。也许有一天,披览这名册,你会把我的姓名默读,请怀念我吧,像怀念死者,相信我的心就葬在此处。
    好在,平时很少用这个词,只是在读小说读散文时遇到,反正也是默读,在心里读成啥样又没人知道,这样稀里糊涂混过来了。
    此时身为武者境六层的封辰已是耳聪目明,虽听不到下方两人的对话,但从其口型可以默读出来。
    我一进屋,就能进入角色,潜心默读,坐拥书城,其乐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默读你的底稿,看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再加以删改。
    你是一盘,我的记忆是留声机,每次播放你,心里就好美好安静,你是一本书,我的心就是阅读者,每次默读你,心里就好美好温暖。
    杰克把眼镜戴好,又把迷题默读了一遍。
    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结果数字默读实验脑激活区为左额下回后部、左角回、双侧额内回。
    这一切都要你在脑海中想象,而不只是默读。
    为了消除默读你的练习要比你的实际阅读速度快。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是在脑中给自己读这些词,也就是著名的默读。
    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把心拢紧,而网里的我无遁路可逃,任凭自己黯然的把你默读成记忆符号。

    汉字详情

    [mo]
    部首: 1202
    笔画: 16
    五笔: LFO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FIK
    四角: 633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2) 闭口不说话

    恭默思道。——《书·说命》

    默而识之。——《论语》

    或默或语。——《易·系辞》

    三年默以思道。——《国语·楚语》

    我不欲战而能默。——《左传·昭公十五年》

    默坐低双眉。——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3) 又如:默然不语(静默而不作声);默默无言(沉默不语)

    (4) 幽静

    默顺风以偃仰兮。——《楚辞·惜贤》。注:“寂也。”

    (5) 通“墨”。不廉洁,贪污

    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孔子家语·正论》

    动词

    (1) 默写 。如:默生字

    (2) 冒,涌

    宋江听罢愕然,默上心来,便道:“你既有这个活佛罗汉在彼,何不早说,与俺等同去参礼,求问前程。”——《水浒传》

    副词

    (1) 私下; 暗中

    故能默契如此。——朱弁《曲洧旧闻》

    (2) 又如:默化(于无形之中感化);默存(指形体不动而神游。后用为遇事默记之意);默识(领悟暗记在心中)

    英文翻译

    silent; quiet, still;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et8 [客英字典] met8 [海陆丰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台湾四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梅县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mokmək
    dú,dòu [du,dou]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FN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JNK
    四角: 34784

    详细解释

    dòu

    名词

    (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4)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6) 说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词

    (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2) 姓

    (3) 另见 dòu

    英文翻译

    read, study; pronounce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默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