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

hóng jūn [ hong jun]
繁体 鴻鈞
注音 ㄏㄨㄥˊ ㄐㄨㄣ

词语释义

大钧。指天或大自然。

比喻国柄;朝政。

指鸿恩。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大钧。指天或大自然。《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鸿钧广运,嘉节良辰。” 元 吴澄 《咏雪》:“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歷,气机初转于鸿钧。” 郭沫若 《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

引证解释

⒈ 大钧。指天或大自然。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鸿钧广运,嘉节良辰。”
元吴澄《咏雪》:“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三》:“岁月更新于凤歷,气机初转于鸿钧。”
郭沫若《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

⒉ 比喻国柄;朝政。

宋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之十:“八十聪明强健身,况从壮岁秉鸿钧。”
宋秦观《代贺蔡相公启》:“姚元崇入赞鸿钧,初闻远略; 霍子孟建承顾命,益见忠谋。”
亦指执掌国柄的大臣。 唐李商隐《为绛郡公上李相国启》:“仰台曜以瞻辉,望鸿钧而竚惠。”

⒊ 指鸿恩。

唐苏颋《代家君让左仆射表》:“非臣微命,能答鸿钧。”
宋陆游《上王宣抚启》:“伤弱植之易摇,悼鸿钧之难报。”
明张居正《贺冬至表》:“臣等袜线才微,愧无裨於龙袞;涓埃念切,期仰答乎鸿钧。”

鸿钧造句

鸿钧乍听开头,心中不甚了了,只是越往下听便越是心喜,这就像是为他准备的一般。
鸿钧老人也坐在一个九叠碎花的蒲团之上。
鸿钧为求长生一路上追寻天道昭彰。
后土欲把幽冥化为自身神境之事,却是生生触怒了鸿钧。
从此,年再也没有到村里了。年最终被一个古老的道教僧侣鸿钧老祖抓住,最终成为他的座骑。
这么跟你说吧,现在空虚是鸿钧老祖,道是达摩祖师,而太上虚悬。
女娲娘娘像鸿钧道祖与混鲲祖师稽首道“如今万事具备,我也该回道场闭关修炼了,恐是出关之时师兄早已遨游天外了。
五圣大战被女娲所阻,一时之间面面相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鸿钧道祖姗姗来迟道尔等速速将洪荒大地之碎片炼化,散于四周。
此时,三十三重天庭乃是由道祖鸿钧座下童子旱天、瑶池执掌,有道祖在头上顶着,二人号令三界,诸大神通者乃至圣人都会给一些面子。
只见道祖鸿钧的分宝岩不在紫霄宫当中,而在紫霄宫外的混沌之中,一大块分宝岩茕茕孑立在混沌当中,宝气四溢,先天之气浓郁。
身为截教教主,又名上清灵宝天尊,主杀伐,掌诛仙剑阵,战力为鸿钧之下第一人,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就连这他早已经熟悉的鸿钧塔,也让他有一瞬间的怔忪,这又是怎么回事?这可是自己从前提升的时候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事情。
对于消失这七天,韩风只说是在洞中迷路,绝口不提鸿钧之事,以免两人担忧。
除此之外,鸿钧紫霄宫中有两童子,一男一女,那男的聪明伶俐,借端茶送水之际,听得部分精义,又教了女童,这两人就是东皇陨落之后的玉帝和西王母。
不过随着今年新产的辣椒本月底大量风干上市,上海南北货食品协会经济师沈鸿钧表示,价格节节攀高的干辣椒或将在明春止涨回跌,恢复到正常水平。
盘古身化山川万物,致四海洪涌澎湃、激荡不息,地仙界难以平静,鸿钧取混沌中二十四虚空弥沫,成二十四颗定海珠,五色毫光朦重,镇慑四海,平息地仙界。
能够向鸿钧请教自然再好不过,不过朱厌知道这些不过是乾坤老祖的推托之词,只得再次深施一礼道“求道友成全!”。
诸位大哥不可,这鸿钧道祖,神通无边,我等切不可造次。
正当鸿钧法旨言封神的时候,庞乐正在全神练法,封神法旨一出,天地猛然一阵悸动,十洲三岛,九天十地,三界上下所有生灵灵魂悸动,庞乐当然也在此列。
远古前期,天地初开,龙麟凤三族相争,鸿钧、罗睺得利。

汉字详情

hóng [hong]
部首: 514
笔画: 11
五笔: IAQ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PM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形容词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jūn [jun]
部首: 506
笔画: 9
五笔: QQU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PIM
四角: 8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形容词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纯一 。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

英文翻译

unit of measure equivalent to thirty cattie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