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天。
《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洪钧,大钧,谓天也;大块,谓地也。言天地陶化万类,而羣化禀受其形也。” 唐 郑絪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洪钧齐万物,縹帙整羣书。” 清 陈梦雷 《告都城隍文》:“勅封都城隍正神,既能节阴宣阳佐洪钧於宇宙,必当扶忠褫佞植正气於乾坤。”
比喻国家政权。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启》:“将以鏘履声而朝紫殿,扩心秤而启洪钧。”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足成一章》:“元宰抚洪钧,四海可熏灼。”
引证解释
⒈ 指天。
引《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注:“洪钧,大钧,谓天也;大块,谓地也。言天地陶化万类,而羣化禀受其形也。”
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洪钧齐万物,縹帙整羣书。”
清陈梦雷《告都城隍文》:“勅封都城隍正神,既能节阴宣阳佐洪钧於宇宙,必当扶忠褫佞植正气於乾坤。”
⒉ 比喻国家政权。
引唐李德裕《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将以鏘履声而朝紫殿,扩心秤而启洪钧。”
宋司马光《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足成一章》:“元宰抚洪钧,四海可熏灼。”
洪钧的国语词典
造化、自然。
洪钧的网络释义
洪钧 (清末著名外交家)
洪钧 (汉语词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2)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4)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 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 宋· 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吕梁上下二洪。—— 明· 陆容《菽园杂记》
(5)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宋· 王安石《东江》诗
(6) 姓
形容词
(1)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3)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
◎ 潮州话: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洪 | 戸公 | 匣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ng/hung | ɣ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匀声。本义: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2) 同本义
钧,三十斤也。——《说文》
入钧金。——《周礼·大司寇》
钧衡石。——《礼记·月令》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吾力足以举百钧。——《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钧衡(钧和衡都是量物的工具,因借为评量人才之意);千钧一发;雷霆万钧;钧石(钧和石。四钧为石);钧金(三十斤铜);钧分(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4)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独化于陶钧之上。——《史记·邹阳传》。索隐:“范也。”
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汉书》注
大钧播物。——《汉书·贾谊传》
钧旋毂转。——《淮南子·原道》
(5) 又如:钧甄(钧和甄。都是制陶用的转轮)
(6) 调节乐音的标准 。如:钧容直(钧容班。宋代宫廷仪仗 中的乐队);钧天广乐(钧天。神话传说中指天上的音乐)
(7) 喻国政 。如:钧枢(执掌国政的人)
(8) 乐调 。如:钧球(乐调和谐的玉磬)
形容词
(1) 你的,你们的,或与你、你们有关的 ——旧时的敬词,对尊长或上级用。如:钧座(书函公文中对行政尊长的敬称。也称“钧席”);钧眷(尊称别人的眷属);钧旨(尊称上司的命令);钧鉴(敬称。明察;详察)
(2) 通“均”。相同;相等;均衡;均匀
其罪惟钧。——《书·吕刑》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诗·大雅·行苇》
钧是人也。——《孟子·告子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庄子·齐物论》
善均从众。——《左传·成公六年》
钧则曰左右均。——《礼记·投壶》注:“等也。”
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论衡·实知》
(3) 又如:钧平(均等,相等);钧等(均等);钧德(功德相同);钧谐(均衡和谐)
(4) 纯一 。如: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