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疾驰的骏马。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市朝悽旧人,骤驥感 悲泉 。”《升庵诗话》卷三引 唐 蔡孚 《打毬篇》:“红鬣锦鬟风骤驥,黄络丝鞭电紫騮。” 明 何景明 《明故夔州府知府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骤驥脩陆,大车广衢,既骋既载,弭轡悬舆。”
引证解释
⒈ 疾驰的骏马。
引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市朝悽旧人,骤驥感悲泉。”
《升庵诗话》卷三引唐蔡孚《打毬篇》:“红鬣锦鬟风骤驥,黄络丝鞭电紫騮。”
明何景明《明故夔州府知府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骤驥脩陆,大车广衢,既骋既载,弭轡悬舆。”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聚声。本义:马奔驰)
(2) 同本义
骤,马疾步也。——《说文》
车骤徒趋。——《周礼·大司马》
步及骤处兮。——《楚辞·招魂》。注:“走也。”
车驱而驺(骤)。——《礼记·曲礼》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诗·小雅·四牡》
(3) 又如:骤骥(疾驰的骏马)
(4) 使马奔驰
遇春骤马追到,便活擒于马上。——《英烈传》
(5) 又如:骤马(策马奔驰)
(6) 泛指奔驰
麋鹿见之快骤。——《庄子》
形容词
(1) 迅疾,猛快
杞伯于是骤朝于 晋。——《左传·成公十八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章
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骤视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骤膺(迅速接受);骤雨(暴雨);骤步(快走);骤进(快速前进);骤淹(迅速消失);骤兴(迅速兴起);骤断(迅速决断)
副词
(1) 突然
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失街亭》
(2) 又如:骤见(突然相见);骤面(突然见面);天气骤变;狂风骤起;骤寒(天气突然变冷)
(3) 屡次
宣子骤谏。——《左传·宣公二年》
(4) 又如:骤胜(屡胜);骤战(屡战);骤谏(屡次进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2) 同本义
骥,千里马也。——《说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3) 又如:骥子(良马;比喻才能特出的人);骥尾(千里马的尾巴。比喻追随在德行好、地位高或能力强的人的后面);骥足(千里马的脚。比喻高才)
(4) 比喻杰出的人才
世不乏骥,求则可致。——《晋书·虞预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