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联

hàn lián [ han lian]
繁体 頷聯
注音 ㄏㄢˋ ㄌ一ㄢˊ

词语释义

颔联 hànlián

(1) 律诗的第二联(三、四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the 3rd and 4th lines in a lüshi poem

词语解释

  1. 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頷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 宋 曾慥 《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第二联谓之頷联,第三联谓之颈联,须字字对。”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三:“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承为頷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驪龙之珠,抱而不脱。”

引证解释

⒈ 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頷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
宋曾慥《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第二联谓之頷联,第三联谓之颈联,须字字对。”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三:“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承为頷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驪龙之珠,抱而不脱。”

颔联的国语词典

律诗中第三、第四两句对仗工整,称为「颔联」。

颔联的网络释义

颔联

  • 颔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n lián,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宋 曾慥《类说·续金针诗格·四联》等均有相关记载。
  • 颔联造句

    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象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
    尤其是律诗,总共八句诗中,又分为两两相匹的四个联句,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其赞画的表现手法虽然并无创新,但其中的颔联“曾当月照还无影,若许风吹合有声”。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写出了梅花之魂,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这首诗的颔联有些不妥,我们要改一改。
    此诗除一、三字处偶有拗格外,其余全部合律,至于颔联用“流水对”。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颔联和颈联的写作要求最为严格,连一句之中哪几个字用平声、哪几个字用仄声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有的句子应“平起仄收”。颔联造句。
    这首五律言辞简练,颔联颈联对仗也十分工整,写景更是一绝。
    但是最后一首语气顿时一变,首联和颔联是对现状的形象写照,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才能不辜负家中慈母的殷切期盼。

    汉字详情

    hàn [han]
    部首: 616
    笔画: 13
    五笔: WYN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RMBO
    四角: 81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含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下巴颏)

    (2) 同本义

    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释名》

    颐,或曰颔车。——《释名·释形体》

    绝其颔。——《公羊传·宣公六年》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庄子·列御寇》

    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汉书·班超传》

    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白居易《东南行》

    (3) 又如:颔车(齿下骨的别名);颔雪(颔下的白须);颔颏(下巴)

    (4)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部的下方,结喉的上方

    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素问·刺热篇》

    动词

    (1) 点头

    逆于门者,颔之而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2) 又如:颔首;颔头(点头);颔命(接受旨意)

    (3) 摇动 。如;颔颐(动动腮巴)

    英文翻译

    chin, jowl; give nod

    方言集汇

    ◎ 粤语:ham5

    宋本广韵

    lián [lian]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TK
    四角: 18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