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丹碑

wéi dān bēi [ wei dan bei]
繁体 韋丹碑
注音 ㄨㄟˊ ㄉㄢ ㄅㄟ

词语释义

韦丹,字文明。唐京兆万年人,为江西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时称治民第一。宣宗时﹐乃诏观察使纥干臮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

词语解释

  1. 韦丹 ,字 文明 。

    唐 京兆 万年 人,为 江西 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元和 时称治民第一。 宣宗 时,乃诏观察使 纥干臮 上 丹 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 清 王士禛 《题施愚山<卖船诗>后》诗:“他年 韦丹 碑,会见留江皋。”

引证解释

⒈ 韦丹,字文明。唐京兆万年人,为江西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元和时称治民第一。 宣宗时,乃诏观察使纥干臮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见《新唐书·循吏传·韦丹》。后因以“韦丹碑”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

清王士禛《题施愚山<卖船诗>后》诗:“他年韦丹碑,会见留江皋。”

韦丹碑的网络释义

韦丹碑

  • 为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典故
  • 【释义】:1.韦丹,字文明。唐京兆万年人,为江西观察使,政事卓然,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元和时称治民第一。宣宗时﹐乃诏观察使纥干臮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437
    笔画: 4
    五笔: FN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S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舛( chuǎn),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囗声。韋是違的初字。本义:违背) 同本义

    韦,相背也。……经传多以违为之。——《说文》

    五音六律,依韦响昭。——《汉书·礼乐志》

    〈名>

    (1) 熟皮,去毛熟治的皮革

    兽皮之韦可以束枉。戾相违背,故借以为皮韦。按,熟曰韦,生曰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韦,柔皮也。——《字林》

    凡兵事韦弁服。——《周礼·司服》

    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国语·晋语》。注:“韦藩,韦蔽前后。”

    乘韦先牛十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韦弁(古冠名。皮帽);韦柔(性格软弱);韦带(以韦皮为带,无饰,古代未仕者之服饰);韦裳(熟皮制的衣裳)

    (3) 皮绳

    无待韦弦。——《王文宪集序》。注:“韦,皮绳也。”

    (4) 又如:韦布(韦带布衣;借指普通百姓);韦弦(皮绳和弓弦。前者柔韧,后者坚直,比喻缓急。也比喻箴规,矫治);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然后用韦皮编联起来,称为韦编。后世用为一般古籍的代称)

    (5) 计算圆周的量词。通“围”

    是日大风,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韦以上。——《汉书·成帝纪》

    (6) 古国名 ,豕韦的简称。春秋时卫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滑县境内

    韦顾既伐, 昆吾夏桀。——《诗·商颂·长发》

    (7) 姓。如:韦苏州之淡雅(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他曾任苏州刺史,故称。他的诗,风格恬淡自然);韦驮(佛教守护之一);韦驮尊天(印度婆罗门所侍奉的天神)

    (8) 韦伯的简称

    英文翻译

    tanned leather; surname;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78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

    dān [dan]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MYD
    五行:
    仓颉: BY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山海丹

    灵丹妙药

    形容词

    (1) 红色,赤色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动词

    (1) 涂染成红色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英文翻译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n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an1 [梅县腔]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客英字典] dan1 [东莞腔] dan1 [沙头角腔] dan1 [宝安腔] dan1 [海陆丰腔] dan1 [陆丰腔] dan1
    ◎ 潮州话:dang1(tang 旧时:ta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寒平聲開口一等tɑntan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R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