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侄

zú zhí [ zu zhi]
繁体 族姪
注音 ㄗㄨˊ ㄓˊ

词语释义

同高祖从兄弟之子。唐高适有《宋中送族侄式颜》诗。唐韩愈有《赠徐州族侄》诗。

词语解释

  1. 同高祖从兄弟之子。

引证解释

⒈ 同高祖从兄弟之子。

汉字详情

[zu]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OK
四角: 08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dzʰukzuk/dzuk
zhí [zh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CF
五行:
仓颉: OMIG
四角: 21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侄为姪的俗字)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子女

姪,兄之女也。从女,至声。——《说文》

女子谓兄弟之子为姪。——《尔雅》

谓吾姑者,吾谓之姪。——《仪礼·丧服传》

大夫不名世臣姪娣。——《礼记·曲礼》。疏:“姪是妻之兄女。”

继室以其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则我皇妣大姜之姪。——《国语·周语》。注:“女子谓昆弟之子,男女皆曰姪。”朱按,受姪称者,男女皆可通,而称人姪者,必妇人也。男子称兄弟之子曰从子。

侄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侄少爷(旧时对侄子的尊称);侄儿(侄子);侄儿子(侄儿,侄子);侄哥(对侄子的爱称);表侄;内侄;世侄

英文翻译

nephew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8 [客英字典]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海陆丰腔] chit8 [宝安腔] c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日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cjit/tjittɕ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