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这些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
成语用法
问柳评花作宾语、定语;用于男性。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狎妓。
引《红楼梦》第七五回:“这些都是少年,正是鬭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紈袴。”
问柳评花的国语词典
比喻嫖妓。《红楼梦.第七五回》:「这些来的皆系世袭公子,人人家道丰富,且都在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荡纨裤。」也作「寻花问柳」。
问柳评花的网络释义
问柳评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2) 同本义
问,讯也。——《说文》
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
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
小聘曰问。——《仪礼·聘礼》
问人于他邦。——《论语》
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其故。——《列子·汤问》
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景公问政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
豹往到 邺,会 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康肃问曰。—— 宋· 欧阳修《归田录》
公问不至。——《左传·庄公八年》
(3) 又如: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打听路径);问信(打听消息);问官答花(答非所问);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称从人受学或请教为问字);问岁(询问年岁的丰歉);问禁(初入他国,问其政教上的禁令);问遂(问路。遂,水中可涉的径路);问对(问,发问);问知(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问俗(查访风俗);问卦(以卜得的卦象来探求吉凶);问经(学习或请教有关经书的问题);问龟(占卜);问课(请教课业)
(4) 访问
问士以璧。——《荀子·大略》。注:“谓访其国事。”
天王使南季来聘。——《春秋·隐公九年》。《谷梁传》解释说:“聘,问也。”
(5) 责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6) 又如:质问;诘问
(7) 问候;慰问
伯牛有病, 子问之。——《论语·雍也》
齐王使使者问 赵威后。——《战国策·齐策》
周游城中,家家致问。——《三国志·吕蒙传》
(8) 又如:问牛(形容官吏关怀民间疾苦);问疾(探视病情);问慰(慰问);问省(问侯尊长的起居);问宁(问安);问劳(问候慰劳)
(9) 过问
不问之秋。——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今不问农蚕,而但以饱暖相矜耀。——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
(10) 审案,审讯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
(11) 又如:审问;拷问;问头(对罪犯的起诉文书);问拟(审问罪犯);问结(审问结案);问断(经过审问判了罪)
(12) 引申为“判决” 。如:问绞(判绞刑);问发(判发配)
(13) 追究
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按问其家。——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是不必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不问罪之有无。——清· 方苞《狱中杂记》
(14) 又如:问革(问罪罢官);问遣(问罪发配)
(15) 寻访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潜《桃花源诗并记》
(16) 通“闻”。告诉
或以问孟尝君。——《战国策》
(17) 管;有责任(可能被要求作回答) 。如:出了事唯你是问;不管不问;过问
(18) 聘问;旧时订婚,男方向女方下聘礼。源于古“纳采”、“问名”的礼节 。如:问亲(求亲);问聘(行聘;订亲);问肯(求亲)
名词
(1) 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周礼》
(2) 指书信
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3) 又如:久无家问
(4) 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
公问不至。——《左传》
(5) 通“闻”。声誉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诗·大雅·緜》
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墨子·非命下》
因失吾问。——《庄子·庚桑楚》
问丧于夫子乎?——《礼记·檀弓上》
淑问扬乎疆外。——《汉书·匡衡传》。颜师古云:问,名也。
介词
表示方向、对象,相当于“向” 。如:问你买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2) 同本义
评,议也。——《广雅》
评,评量。——《广韵》
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南史·钟嵘传》
蔡伯喈评之曰。——《世说新语·品藻》
(3) 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
(4) 评判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商君书·赏刑》
(5) 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名词
(1) 评语;评论的话 。如:时评;社评;影评;短评;好评;书评;史评
(2) 棃的一个部件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唐· 陆龟蒙《耒耜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2) 草木花的总称
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3) 如:花洞(茂密的花丛。或指花丛深处);花石纲(运送花石的船队);花朝日(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花魂(花的精神、魂魄);花相(芍药的别名。古时品花,群芳中,牡丹品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花酒(用花酿成的酒);花气(花朵的香气);花经(品论花卉的书);花历(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花口(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4) 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 又如:花丁(种花的园丁);花池(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栏围绕);花草(泛指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6) 特指某一名花
洛人凡花不曰花,独牡丹曰花。——《尘史》
(7) 又如:花王(花中之王。指牡丹);花水(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花相(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8) 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
(9) 又如:花下子(结婚第一夜怀孕而生的孩子);花湖(一种纸牌);花门儿(贴在门上的画);花生彩笔(笔下生花,喻才华横溢)
(10) 喻指美女
娇花巧笑久寂寥。——唐·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11) 又如:花林粉阵(比喻群集的美女);花枝(比喻美女);花月缘(佳人才子的情缘);花魁娘子(美称妓女)
(12) 喻出卖色相的女子
花娘十二能歌舞。——宋· 梅尧臣《花娘歌》
(13) 又如:花捐(旧时对娼妓所征的税。也叫妓捐、乐户捐);花娘(歌妓。后也指娼妓);花奶奶(旧时对从良妓女的称呼);花曲(指妓院所在处)
(14) 比喻美丽(指人) 。如:花貌(如花之貌。极言其美);花面(美丽如花的脸庞);花嫣柳媚(比喻女子姿容美丽);花容(如花的容貌)
(15) 指女子 。如:花钗(妇人的头饰。同花钿);花黄(古时女子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贴在额上,或于额上涂点黄色,如今之抹腮红);花多实少(女儿多,儿子少)
(16) 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多种 形状和颜色的火花,供人观赏 。如:放花;礼花;花炮;花爆(花炮)
(17) 古时妇女贴画在面颊上的装饰 。如:花黄(古时妇女的面饰);花靥(妇女颊上用彩色涂点的妆饰)
(18) 水花。指漩儿 。如:花乳(煎茶时水面浮起的泡沫。俗名“水花”)
(19) 棉花的简称 。如:花田(江浙一带称棉为花,棉田为花田);花桃(即棉桃);花纱(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20) 天花 。如:出花儿
(21) 某些动物的幼仔 。如:猪花,鱼花
(22) 作战时受的外伤 。如:挂花
(23) 姓
动词
(1) 开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乌衣巷》
未花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花过而采。
平地三月花。
深山中则四月花。
不花而结实。——裴渊《广州记》
(2)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我不入社花几个钱。——《红楼梦》
(3) 又如:花钱;花用(耗费);花朴朴(隆重铺张;消费大量财物)
(4) 利用一段时间间隔,度过 。如:他每天花三小时学习
形容词
(1) 杂色的,有花纹的 。如:花衫(有花纹的衣衫);花面(刺有花纹的脸面);花瓷(绘饰花纹图案的瓷器,称花瓷);花马(斑驳杂色的马);花猪(一种毛色驳杂的猪);花不楞登(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
(2) 模糊不清
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3) 又如:花镜;花腊搽(犹言昏花模糊)
(4) 虚伪,可以迷惑人 。如: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同花马掉嘴);花甜蜜嘴(甜言蜜语);花胡哨(花言巧语;虚情假意的敷衍);花活(方言。指花招。欺骗人的狡猾手法)
(5) 像花一样的。形容美丽 。如:花巧(灵巧好看);花花(好看;漂亮);花花柳柳(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花面(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6) 风流浪荡 。如:花脚猫(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花腿闲汉(指市井无赖。旧时彼辈每于腿上刺花,故称)
(7) 华美 。如:花衣(华美的衣服)
(8) 形容色彩缤纷,繁华 。如:花团锦簇(形容繁华艳丽);花攒锦簇(形容景象鲜艳、色彩缤纷。同花团锦簇);花天锦地(形容都市繁华);花哄(浮华热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a1 [陆丰腔] fa1 [台湾四县腔] fa1 [梅县腔] fa1 [海陆丰腔] fa1 [客英字典] fa1 [东莞腔] fa1 [宝安腔] fa1 [客语拼音字汇] fa1
◎ 潮州话:何锅1 何娃1 , huê1(hue) hua1(hua)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華 | 呼瓜 | 曉 | 麻二合 | 平聲 | 麻 | 合口二等 | 假 | 麻 | xwa | hrua/x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