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抑制轻浮。语出《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韦昭 注:“浮,轻也。” 宋 苏轼 《贺邻帅及监司正旦启》:“恭惟某官,厚德镇浮,高名华国,非独畴咨之用。”
引证解释
⒈ 抑制轻浮。
引语出《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
韦昭注:“浮,轻也。”
宋苏轼《贺邻帅及监司正旦启》:“恭惟某官,厚德镇浮,高名华国,非独畴咨之用。”
镇浮的网络释义
镇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2) 同本义
镇,博压也。——《说文》
王执镇圭。——《周礼·大宗伯》
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考工记·玉人》
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系方绝,又重镇之。——枚乘《上书谏吴王》
为资币、瑞节以镇之。——《国语》。
(3) 又如:镇在五台山下;镇笮(压住);镇迮(压榨);镇石(压物的石块);镇犀(用犀牛角制的用具);镇帷犀(挂在帷帐四角防止牵动的犀角)
(4) 镇服
子以君命镇抚敝邑。——《国语·鲁语》
因请立张耳为 赵王,以镇抚其国。——《史记》
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庄子·列御寇》。
(5) 又如:镇魇法(害人的法术);镇宅(迷信者用某种法术符咒压邪,保家宅平安);镇唬(威吓);镇遏(镇压遏阻)
(6) 压制,用武力限制 。
治讼若此为务,助豪猾而镇贫弱也。——《潜夫论》
(7) 又如:镇绥(镇压平定);镇讨(镇压讨伐)
(8) 抑制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楚辞·九章·抽思》。
(9) 又如:镇浮(抑制轻浮);镇止(抑止);镇神头势(即镇神头。下围棋的一种战术。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时,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
(10) 安定;安抚
镇,安也。——《广雅》
镇定大事。——《国语·晋语》
镇国家,抚百姓。——《史记》。
(11) 又如:镇心(静心,安定心神);镇安(安定,镇定);镇宁(安定);镇靖(安定,安抚);镇国(使国家安定)
(12) 镇守,驻守
留五百人镇之。——《资治通鉴·唐纪》。
(13) 又如:镇脊(镇守屋脊,以驱邪魔);镇边关;镇辑(镇守安抚)
(14) 使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镇一镇。
名词
(1) 压东西的重物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宋初废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兵志》。
(3) 又如:镇军(古代将军名号;清代总兵的俗称);镇城(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镇台(清代总兵)
(4) 集镇,市镇 。宋以后称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现多为基层行政单位
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宋· 高承《事物纪原》。
(5) 又如: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镇店(方言。集镇)
(6) 古称一方的主山为镇
四镇五岳。——《周礼·大司乐》
(7) 重要或险要的地方
白帝高为 三峡镇, 瞿唐险过 百牢关。—— 杜甫诗
(8) 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编练新军,也称为镇 。一镇统步队两协,马炮队各一标,二辎队各一营,以及军乐队等
(9) 根本;基础
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魏· 高堂隆《切谏增崇宫室疏》
(10) 姓
形容词
(1) 常;永久
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唐· 褚亮《咏花烛》。
(2) 又如:镇长(经常;常);镇常(经常);镇驻(长存)
(3) 整,全
青塚镇野,黑山驾空。——宋· 王元之《北狄来朝颂》。
(4) 又如:镇日镇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镇日(整天);镇日价(整天。价,助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孚(
)声。本义:漂流,漂浮)(2) 同本义
浮,氾也。——《说文》
载沉载浮。——《诗·小雅·菁菁者莪》
浮,漂也。浮游也。——《广雅》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浮于济漯。——《书·禹贡》
过夏首而西浮兮。——《楚辞·哀郢》
浮天无岸。——《文选·桦·海赋》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油浮于水面;浮梗(随水漂浮的残梗);浮蛆(酿酒未熟时,漂浮在酒浆上的泡沫);浮没(漂流淹没);浮月(浮在水面的月影)。也指飘在空中。如:浮香(漂溢的香气);浮气(浮游的云雾);浮踊(飘浮升腾的)
(4) 游水(如挥动手脚或摆动翅鳍或尾巴)推进身体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资治通鉴》
(5) 又如:浮涉(乘舟渡水);浮淫(划船游乐);浮舟(行船)
(6) 超过
罪俘于桀。——《书伪泰誓》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人浮于事;浮征(超额征收);浮冒(虚报;假冒)
(8) 游荡,游手好闲 。如:浮沉草野(浪迹山野乡间;四处漂泊);浮客(四处漂泊的人);浮户(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浮人(到处流浪的人)
(9) 用满杯酒罚人
使苏子美读之,必浮白曰:“惜乎击之不中!”——《聊斋志异》
(10) 又如:浮白(罚酒;借指满饮)
形容词
(1) 在表面上
耻名之浮于行也。——《礼记·表记》
(2) 又如: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浮气(非常微弱的气息)
(3) 暂时的 。如:浮支;浮世(世事无定,生命短促);浮铺(地摊。没有固定地点的铺子);浮借(暂借);浮来暂去(刚来就走;来去匆匆)
(4) 轻薄;轻佻
教以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梅尧臣《闻进士贩茶》
(5) 又如:粗心浮气;浮逸(轻浮放荡);浮浪(轻薄放荡)
(6) 空虚;无根据。又空虚不实
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浮称(虚名);浮言(没有实际意义的话);浮幻(不切实际的幻想);浮理(捏造的理由);浮文(虚华无实的文章);浮词(虚饰无根据的言辞);浮议(无根据、不足信的言论)
名词
(1) 疏松细碎的土
壤土之次曰五浮。——《管子》
(2) 通“瓠”(
)。葫芦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趋。——《淮南子》
(3) 通“蜉”。虫名
浮游有殷。——《大戴礼·夏小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feu3 [客英字典] feu2 [沙头角腔] feu2 [东莞腔] feu2 [台湾四县腔] feu2 peu2 po2 [梅县腔] feu2 [海陆丰腔] feu2 peu2 po2 [宝安腔] fiu2 [客语拼音字汇] feu2 peu3 piau3 po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浮 | 縛謀 | 並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biu/biou | bʰ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