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斧

zhēn fǔ [ zhen fu]
注音 ㄓㄣ ㄈㄨˇ

词语释义

1.砧和斧。古代杀人之具。

词语解释

  1. 砧和斧。古代杀人之具。

    宋 王禹偁 《怀贤诗·王枢密》:“马前拜侯伯,堦下列椹斧。叱咤气生风,将校汗如雨。”

引证解释

⒈ 砧和斧。古代杀人之具。

宋王禹偁《怀贤诗·王枢密》:“马前拜侯伯,堦下列椹斧。叱咤气生风,将校汗如雨。”

椹斧的网络释义

椹斧

  • 砧和斧。古代杀人之具
  • 宋 王禹偁 《怀贤诗·王枢密》:“马前拜侯伯,堦下列椹斧。叱咤气生风,将校汗如雨。”
  • 汉字详情

    zhēn,shèn [zhen,shen]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ADN
    五行:
    吉凶:
    仓颉: DTMV
    四角: 44918

    详细解释

    shèn

    名词

    (1) 同“葚”

    葚,《说文》:“桑实也。”或从木。——《集韵》

    (2) 木上生的菌

    湿杨生细椹,烂草变初萤。——庾信《对雨诗》

    (3) 另见 zhēn

    zhēn

    名词

    (1) 斫木砧。也泛指捶或砸东西时用的垫板

    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腰)不足以待斧钺。——《战国策·秦策》

    (2) 又如:椹板(切菜用的木板);椹斧(砧和斧);椹质(砧)

    (3) 另见 shen

    英文翻译

    a chopping board

    方言集汇

    ◎ 粤语:sam6 zam1
    ◎ 客家话:[宝安腔] zem1 | sim3 [客英字典] zhim1 [台湾四县腔] tsiim1 siim3 [梅县腔] zhim1 [海陆丰腔] zhim1 shim3 [客语拼音字汇] sem4 sim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知林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ţĭĕmtrim/tym
    [fu]
    部首: 417
    笔画: 8
    五笔: WQRJ
    五行:
    仓颉: CKHML
    四角: 80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 同本义

    斧,斫也。——《说文》

    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

    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4)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斧谓之黼。——《尔雅·释器》

    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

    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

    负斧扆。——《文选·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斧藻

    动词

    (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

    (2) 又如:斧木

    (3) 删改;修饰 。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英文翻译

    axe, hatchet; chop, hew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梅县腔] bu3 [沙头角腔] bu3 [客英字典] bu3 [海陆丰腔] bu3 [东莞腔] bu1 fu3 [陆丰腔] bu3 [客语拼音字汇] bu3 [台湾四县腔] bu3 [宝安腔] b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