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

xī jù [ xi ju]
繁体 錫劇
注音 ㄒ一 ㄐㄨˋ

词语释义

锡剧 xījù

(1) 起源于无锡、常州的江苏地方剧种之一,原名常锡文戏,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

Wuxi opera

词语解释

  1. 戏曲剧种。流行于 江苏 南部和 上海 等地。原名“常锡文戏”,由 无锡 滩簧和 常州 滩簧在 清 末合流发展而成。曲调柔和清快,富有 江 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

引证解释

⒈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等地。原名“常锡文戏”,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在清末合流发展而成。曲调柔和清快,富有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

锡剧的网络释义

锡剧

  • 锡剧前称滩簧,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一大支流,发端于古老的吴歌。经过民间的演唱流变衍化,一代代艺人的加工提高和姐妹艺术的借鉴融合逐渐形成锡剧的雏形,锡剧最早出现于无锡东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主要表现形式有山歌小调、弹词、宣卷、花鼓滩簧等。锡剧是由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经过曲艺滩簧阶段发展而成的传统戏曲剧剧种之一。其后又陆续吸收了江南民间“采茶灯”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后搬上舞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锡剧前辈王嘉大把原来的“常州滩簧”推向了较为成熟的锡剧艺术,收了多位高徒,包括武进、无锡、丹阳、宜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梅兰珍、王兰英等名角。
  • 2008年6月7日,锡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锡剧造句

    陆先生,你中气不足了,我来吊吊看,我是喜欢锡剧的。
    保根的二胡虽然是自学的,但他与拉二胡的普通农村人不同,他们除了会给本地的锡剧沪剧拉配曲外,很少会拉歌曲。
    在南博非遗馆小剧场,极富江苏特色的锡剧、扬剧、越剧将各演两场,每个双休日都有好戏上演。
    后来,苏剧、昆剧、越剧、京剧、锡剧、评弹,都成了顾笃璜研究的课题。
    记得锡剧双珠凤里,有一段男主角文必正和女主角霍定金私定终身的唱词,当然是和莲藕有关的。
    此外还拟定了包括京昆越沪淮、沪剧、苏州评弹、锡剧在内的第一批记录配像名单,江南曲圣俞粟庐昆曲唱片修复配像等工作也已启动。
    经典淮剧变“锡”容古装锡剧《白罗衫》首亮相。
    缘于这一现状,本文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常州锡剧传承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对锡剧本身及中国乡土音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初步的探查和思考。
    听说晚上剧场有锡剧表演,你去看吗?
    除了这些“原味山歌”外,在吴地民歌谣基础上衍生出的五彩缤纷吴语戏曲如昆曲、苏剧、评弹、锡剧、沪剧等也在演员的精彩表演下一一亮相。锡剧造句。
    不单是锡剧团,同样面临压力的还有京剧院、昆剧院、扬剧团、评弹团……十年走来,悲喜交集,但也早已习惯。
    此外还拟定了包括京昆越沪淮、沪剧、苏州评谈、锡剧在内的第一批记录配像名单,江南曲圣俞粟庐昆曲唱片修复配像等工作也已启动。
    本场演出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承办,演出汇集了京剧、昆曲、淮海戏、锡剧、淮剧、扬剧等多个剧种,选取了多个经典剧目的精彩片段。

    汉字详情

    [x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J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APH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3) 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4)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5)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如:锡杖

    动词

    (1) 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

    (2)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英文翻译

    tin, stannum; bestow, confer

    方言集汇

    ◎ 粤语:sek3
    ◎ 潮州话:siah4

    宋本广韵

    [ju]
    部首: 208
    笔画: 10
    五笔: ND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RLN
    四角: 722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2) 同本义

    剧,甚也。——《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

    何其剧欤。——《剧秦美新》

    口吃不能剧谈。——《汉书·扬雄传》

    即疾剧,留屯毋行。——《汉书·赵充国传》

    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

    (3) 又如:剧论(激烈的论辩);剧难(激切地质问论难);剧疵(严重的过失);剧暑(酷暑);剧寒(严寒);剧艰(激烈诘难);剧药(毒性轻于毒药,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如腐蚀、起火爆炸等其他事故的一类药品。如:山道年,可待因,乙醚,火棉,盐酸等)

    (4) 繁多;繁忙

    犹然而材剧志大。——《荀子·非十二子》。注:“繁多也。”

    事剧而功寡。——《商君书·算地》

    (5) 又如:剧月(农忙之月);剧繁(繁忙的事物);剧烦(繁剧。亦指繁杂的事物);剧事(艰巨,繁杂的事务);剧地(繁杂难治之地)

    (6) 艰难

    执务私事,不辞剧易。——范晔《后汉书》

    (7) 又如:剧地(形势险要之地);剧口(讲述烦难);剧易(艰难);剧韵(险韵)

    (8) 巨,大

    材剧志大,闻见杂博。——《荀子·十二子》

    (9) 又如:剧贼(大盗;强贼);剧寇(剧贼);剧恶(大恶);剧虏(势力强大的敌寇)

    (10) 急促;疾速

    二世而亡,何其剧与?——扬雄《剧秦美新》

    (11) 又如:剧气(气喘,呼吸急促);剧然(突然,猛然);剧读(疾读,流畅的朗读)

    动词

    戏耍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

    名词

    (1) 戏剧 。如:剧曲(演唱故事,首尾备具,而且有道白和动作、表情的戏曲。即“戏剧”);京剧、粤剧、评剧、昆剧、越剧、豫剧

    (2) 交通要塞 。如:剧屯(重兵驻守的军事要地);剧部(重地);剧旁(三面相通的道路);剧路(交通要道)

    (3) 古县名 。故址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英文翻译

    theatrical plays, opera, drama

    方言集汇

    ◎ 粤语:kek6
    ◎ 闽南话:giah8
    ◎ 潮州话:gia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