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踞

xí jù [ xi ju]
繁体 襲踞
注音 ㄒ一ˊ ㄐㄨˋ

词语释义

1.亦作"袭踞"。 2.出其不意地攻占。

词语解释

  1. 见“ 袭据 ”。

引证解释

⒈ 见“袭据”。

袭踞的网络释义

袭踞

  • ㄒㄧˊ ㄐㄨˋ
  • 见“ 袭据 ”。出其不意地攻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因兵民暗助,边备空虚,致被袭据。”《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 太原 、 平阳 、 汾州 所属诸县虽渐次收复,然未下者尚多,恐撤军后,贼乘虚袭踞,请仍留守御。”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623
    笔画: 11
    五笔: DX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PYHV
    四角: 43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从两“龙”( )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2) 同本义

    袭,左衽袍也。——《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

    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

    (3) 又如:袭衣(尸衣;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袭玩(衣着器用)

    (4) 姓

    量词

    (1) 衣一套为一袭

    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注:“一称也。犹今一副。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袈衣一袭,止用一两。——《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2) 又如:袭衣(成套衣服);袭衣兼食(成套衣服,多盘菜肴。谓生活优裕)

    (3) 层,重

    棺椁数袭。——《吕氏春秋》

    动词

    (1) 因袭,照旧搬用

    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韩非子·孤愤》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仍袭 秦制。——《后汉书·宦官传论》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沿袭(依照旧传统办理);袭因(依照旧例);袭迹(依照前人的遗迹)

    (3) 继承

    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明史·职官志一》

    贲瑞早已辞世,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一层楼》

    (4) 又如: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职(继承官职);袭位

    (5) 重复

    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年》。 杜预注:“袭,重也。”

    (6) 又如:袭吉(卜若不吉则止,不可因而重卜;重卜而得吉,叫做“袭吉”)

    (7) 调合;合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8) 又如:袭从(言两者相合);袭然(合一的样子)

    (9) 袭击,乘其不备,偷偷地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白虎通·诛伐》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三国演义》

    慧室袭月。——《战国策·魏策》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恐汉袭之。——《汉书·李广苏建》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0) 又如:偷袭;奔袭;侵袭;奇袭;夜袭;空袭

    (11) 衣上加衣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12) 穿衣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释名·释丧制》

    (13) 又如:袭尸(为死者穿衣);袭朝服

    (14) 盖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15) 又如:袭裘(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

    (16) 触及;熏染;侵袭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17) 又如:袭人(侵袭到人。薰人)

    英文翻译

    raid, attack; inheri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6

    宋本广韵

    [ju]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ND
    五行:
    仓颉: RMSJ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居声。本义:蹲坐)

    (2) 同本义

    踞,蹲也。——《说文》。按,踞为居的俗字。

    皆踞转而鼓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释甲执冰而踞。——《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钟山龙盘, 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太平御览》

    (3) 又如:踞炉炭上(蹲在炭炉上。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踞蹲(蹲坐);踞伏(蹲伏)

    (4) 伸开腿坐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史记·高祖本纪》

    箕踞见贾。——《汉书·陆贾传》。师古曰:“箕踞,谓伸其两脚而坐。”

    (5) 又如:踞门限;踞厕(张开两腿,坐在床边)

    (6) 盘据 。如:踞盘(盘踞);踞蟠(踞盘);踞住(占据)

    (7) 倚,依靠

    据渭踞泾。—— 张衡《西京赋》

    兹郑踞辕而歌。——《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8) 又如:踞觚(倚着灶角)

    形容词

    (1) 同“倨”。傲慢

    乃用妇人之言,何有踞肆于朝?——《汉书·叙传上》

    反赂遗而尚踞敖。——《盐铁论·结和》

    捐贫贱之故旧,轻人士而踞傲也,骄人也。——《抱朴子·行品》

    单于骄踞,自比 冒顿。——《后汉书·南匈奴传》

    (2) 又如:踞肆(骄傲放肆);踞慢(傲慢不恭);踞嫚(踞慢);踞见(踞坐而见客。形容待人傲慢)

    (3) 形如锯齿的 。如:踞齿(锯牙);踞牙(形如锯齿之牙)

    英文翻译

    crouch, squat; sit, occupy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gi1 [海陆丰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1 g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御去聲開口三等kioh/kivhk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