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敛

pèi liǎn [ pei lian]
繁体 配斂
注音 ㄆㄟˋ ㄌ一ㄢˇ

词语释义

1.摊派收取赋税。

词语解释

  1. 摊派收取赋税。

    宋 欧阳修 《乞减配卖银五万两状》:“臣昨因至 寧化军 ,有百姓众状经臣马前陈诉,为配银数多,臣遂取索本军人户物力次第及前后配敛数目看。”《宋史·太祖纪一》:“免 潭州 诸县无名配敛。”

引证解释

⒈ 摊派收取赋税。

宋欧阳修《乞减配卖银五万两状》:“臣昨因至寧化军,有百姓众状经臣马前陈诉,为配银数多,臣遂取索本军人户物力次第及前后配敛数目看。”
《宋史·太祖纪一》:“免潭州诸县无名配敛。”

配敛的网络释义

配敛

  • 配敛是汉语词汇,意思是摊派收取赋税。
  • 汉字详情

    pèi [pei]
    部首: 714
    笔画: 10
    五笔: SG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WSU
    四角: 176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己声。按:一说不从“己”声,应是“妃”省声。本义:用不同的酒配制而成的颜色)

    (2) 同本义

    配,酒色也。——《说文》。吴善述广义校订:“配即《内则》注所谓以清与糟相配也。”

    (3) 假借为“妃”。配偶,夫妻的称呼。后多指妻

    遇其配主。——《易·丰》

    天立厥配。——《诗·大雅·皇矣》

    配稷契兮恢唐功。——《楚辞·王逸·九思守志》

    (4) 又如:元配;继配;配匹(配偶);配耦(配偶);配头(方言。配偶);配丽(配偶)

    动词

    (1) 结婚,婚配

    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李白《感兴》

    (2) 又如:配人(出嫁,嫁人);配嫁(婚配出嫁)

    (3) 衬托,陪衬

    独有太白配残月。——韩愈《东方半明》

    (4) 又如:红花配绿叶;配衬(陪衬,衬托)

    (5) 分给;配给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生空房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6) 又如:调配(调动分配);搭配(按一定目的安排分配);配率(分配的比率);配当(分配,配合);配钱(折合为现钱)

    (7) 充军, 流放

    配向江南卑湿地。——白居易《缚戎人》

    (8) 又如: 配格(依罪情的大小、流刑的轻重定配所远近的规定);配隶(流放充军);配防(发配罪人守边);配没(把罪人的家属发配为奴隶)

    (9) 配合;结合 。如:配搭(相配;配合);配殿(正殿左右两旁的偏殿);配本(指合版本不同的书而配成全书);配手(配合工作的帮手);配主(对事物主体的配合);配命(配合天命)

    (10) 配制 。如:配药方;配颜色;配眼镜

    (11) 配享。 如:配神(配享神灵);配祔(配享);配祭(配享);配极(配享于宗庙);配享(古代以有功于王朝的贤人或功臣,附祭在孔庙、帝王庙或其他祠庙中;以功臣附祭于祖庙)

    (12) 动物雌雄交合 。如:配马;配猪

    英文翻译

    match, pair; equal; blend

    方言集汇

    ◎ 粤语:pu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ui5 [东莞腔] pui5 [海陆丰腔] poi5 [陆丰腔] pui5 [宝安腔] pui5 [客英字典] pui5 [梅县腔] pi5 pui5 [台湾四县腔] po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p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滂佩去聲合口一等kʰuətphuaih/phuoy
    liǎn [lian]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WGI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OK
    四角: 8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佥( qiān)。本义:收集,聚集)

    (2)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敛,收也。——《说文》

    既射则敛之。——《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汉书·食货志》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敛赀财以送其行。——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敛局(邀人聚赌,从中抽头);敛衣(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

    (4) 收获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柳宗元《牛赋》

    (5) 又如:敛材(采集可食的百草根实);敛实(收割庄稼);敛获(收获)

    (6) 征收

    豹因重敛百姓。——《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邺三老、 廷椽尝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史记·滑稽列传》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稍敛众以去。——明· 高君《书博鸡者事》

    成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征敛(旧指官府向民间征捐敛财);聚敛(重税搜刮);敛法(收税的准则)

    (8) 收缩;退缩

    秦、 楚合而为一以临 韩, 韩必敛手。——《史记·春申君列传》

    (9) 如又:敛额(皱眉);敛退(退缩);敛策(收束马鞭。比喻隐退不仕);敛手(缩手不敢乱动)

    (10) 停止 。如:敛兵(收兵);敛辔(息驾,收起车马);敛祸(停止作祸);敛毫(停笔)

    (11) 入殓

    衣尸棺曰敛。——《释名·释丧制》

    敛般,请以机封。——《礼记·檀弓下》。注:“敛,下棺于椁。”

    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后汉书·周磐传》

    醵金为敛。——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敛殡(入殓而殡葬);敛藏(犹敛葬);敛葬(入殓安葬);敛形(衣覆其形);敛埋(收敛埋葬);敛衾(古代大殓时盖尸体的被子);敛席(盖尸席)

    (13) 收敛,约束言行

    为敛威去。——清· 张廷玉《明史》

    (14) 又如:敛戢(收敛,止息);敛抑(收敛节制);敛马(勒马)

    (15) 整肃;整理

    诸侯敛衽。——桓宽《盐铁论》

    (16) 又如:敛甲(犹束甲。整理盔甲,表示准备战斗);敛声屏气(毫无声音,不敢出大气);敛衽(提起衣襟夹于带间,表示恭敬)

    名词

    赋税

    省刑薄敛。——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英文翻译

    draw back, fold back;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lim6
    ◎ 潮州话:娜奄2 [潮州]罗奄2 ,niam2 [潮州]liam2 [澄海]nia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