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

láng jūn [ lang jun]
注音 ㄌㄤˊ ㄐㄨㄣ

词语释义

郎君 lángjūn

(1) 妻对夫的称呼

my husband

(2) 对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称

dandy;playboy

(3) 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若擒住这披发郎君回帐中去快乐,煞胜似郎主分茅裂土。——《禅真后记》
youth

(4) 称嫖客

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浪子班头。——·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whore maker

(5) 岳父称女婿

休怪咱波女婿郎君。——·佚名《村乐堂》
son-in-law

词语解释

  1. 汉 制,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

    《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 张铣 注:“郎君为 炳 也…… 炳 父 宠 为大尉, 璩 尝事之,故呼曰郎君。”《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夷人懽喜,奉迎道路。曰:‘郎君仪貌类我府君。’”

  2. 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忽一老媪扶杖出,顾生曰:‘何处郎君,闻自辰刻来,以至于今。’”

  3. 称尚书郎。

    唐 李商隐 《留赠畏之》诗之一:“郎君下笔惊鸚鵡,侍女吹笙弄凤凰。” 冯浩 注引《汉官仪》:“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4. 唐 代宫中内臣对太子的称谓。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玄宗 ﹞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诛死,继嗣未定,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 力士 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復争!’”

  5. 金 宗室及贵臣的称谓。

    《宋史·吴璘传》:“ 璘 以书遗 金 将约战, 金 鶻眼 郎君以三千骑衝 璘 军, 璘 使 李师颜 以驍骑击走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靖康 初,﹝ 秦檜 ﹞为御史中丞…… 洪忠宣 自虏回,戏谓 檜 曰‘ 挞辣 郎君致意。’ 檜 大恨之。”

  6. 唐 代新进士的别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薛逢 ﹞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

  7. 称自己的儿子或女婿。

    唐 杨汝士 《贺筵占赠营妓》诗:“郎君得意及青春, 蜀 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疋,两头娘子谢夫人。”原题注:“《北里志》: 汝士 镇 东川 ,其子 知温 及第,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命人与红綾一疋。”《剪灯新话·金凤钗记》:“防御谓生曰:‘郎君父母既殁,道途又远,今既来此,可便于吾家宿食。’”

  8. 妇女称夫或所爱恋的人。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京剧《孔雀东南飞》第四场:“[ 刘兰芝 :](走近 焦仲卿 ,温存地问他)郎君好容易请假回来,适才还是欢天喜地,忽然闷闷不乐,所为何来?”

引证解释

⒈ 汉制,二千石以上官员得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长官或师门子弟为郎君。

《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
张铣注:“郎君为炳也…… 炳父宠为大尉, 璩尝事之,故呼曰郎君。”
《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张翕有遗爱,乃拜其子湍为太守。夷人懽喜,奉迎道路。曰:‘郎君仪貌类我府君。’”

⒉ 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唐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忽一老媪扶杖出,顾生曰:‘何处郎君,闻自辰刻来,以至于今。’”

⒊ 称尚书郎。

唐李商隐《留赠畏之》诗之一:“郎君下笔惊鸚鵡,侍女吹笙弄凤凰。”
冯浩注引《汉官仪》:“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⒋ 唐代宫中内臣对太子的称谓。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玄宗﹞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诛死,继嗣未定,常忽忽不乐,寝膳为之减…… 力士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对曰:‘大家何必如此虚劳圣心,但推长而立,谁敢復争!’”

⒌ 金宗室及贵臣的称谓。

《宋史·吴璘传》:“璘以书遗金将约战, 金鶻眼郎君以三千骑衝璘军, 璘使李师颜以驍骑击走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靖康初,﹝秦檜﹞为御史中丞…… 洪忠宣自虏回,戏谓檜曰‘ 挞辣郎君致意。’ 檜大恨之。”

⒍ 唐代新进士的别称。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薛逢﹞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

⒎ 称自己的儿子或女婿。

唐杨汝士《贺筵占赠营妓》诗:“郎君得意及青春, 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疋,两头娘子谢夫人。”
原题注:“《北里志》:汝士镇东川,其子知温及第,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命人与红綾一疋。”
《剪灯新话·金凤钗记》:“防御谓生曰:‘郎君父母既殁,道途又远,今既来此,可便于吾家宿食。’”

⒏ 妇女称夫或所爱恋的人。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郎君未可前,待我整容仪。”
京剧《孔雀东南飞》第四场:“[ 刘兰芝 :](走近焦仲卿,温存地问他)郎君好容易请假回来,适才还是欢天喜地,忽然闷闷不乐,所为何来?”

郎君的国语词典

称谓:(1)​ 对男子的尊称。《三国志.卷四三.蜀书.王平传》:「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某隐居在西岳,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径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 古代对贵公子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 本指太守之子,后为对他人子弟的敬称。《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杨素归谓家人曰:『小儿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当否?』素恃己有功,于帝多呼为郎君。」(4)​ 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郎君将此儿归闽中,又在何处另结良缘?不知且从黄易两家之言,成了亲事。」

郎君的网络释义

郎君

  • 郎君,1.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2.通称贵家子弟为郎君。语出《文选·应璩》:“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
  • 郎君的翻译

    英语: my husband and master (archaic)​, playboy of rich family, pimp

    郎君造句

    小玲的姐姐找到了如意郎君。
    要相忘。不相忘。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妾意郎君幼读儒书,当发奋励志,扬名显亲,期于远大,非若寻常俗子之比。
    “你已富贵么?”,“富贵者,当一令吐出,千万人俯首。富贵者,当他人生,由我,他人死,也由我。”,“郎君此时,生死握于他人,谈不得富贵。”。
    终于这道窗户纸还是捅破了,今天要不是龙天养相信龙天生在劫难逃,最后即便是金蛇郎君进到家族里面也回天无力,因为一切都改变了。
    跑过来的李泉第一句话就让林辰一阵无语,而且他头顶上那赏花小郎君的名号,更是令月魅众多女性玩家避之若浼,这让李泉一下子卡机,郁闷非常。
    比如说某日早晨他应约而来,却赶上佳人慵起,只令侍儿传语,宋郎切勿登舟,郎君真要是有意,请跳到水里等我。
    你这孽畜,还有脸睡?老子的脸全给你丢尽了,卫家郎君言之有理,不刻苦训练如何杀敌?你这不孝孽子,想叫老子给你送终是吧?还不赶紧起来!
    恩,思齐,见贤思齐,如此说来,吕郎君出身书香门第了。
    可是,我们分明看到好多老丑穷的堂客们也找到了如意郎君呀!作为不会谈恋爱的一分子,我脑壳想烂都猜不透其中的奥妙。
    我喝这玉像的醋,跟他闹翻了,出去找了许多俊秀的少年郎君来,在他面前跟他们调情,于是他就此一怒而去,再也不回来了。
    白栋叹口气,刚才的梦多美啊,草儿变成大姑娘了,找到了如意郎君,自己一手端酒、一手握拳头,胡萝卜加大棒双管齐下,正在威胁利诱新郎官,那小子脸都白了。
    实不相瞒,小郎君今天一来,袁天纲就已经察觉到小郎君恶运当头啊。
    而女人,只要选个好郎君就可以安安稳稳过一生了,哪怕是做老二或容忍老二分一杯羹。
    少主流落人间,承蒙小郎君照顾,我族上下无不铭感五内。
    奇瑜有一个妹妹,未出阁的时候那郎君便得病身亡,他妹妹闻知这个凶信,便天天涕泣,立誓不字别人,定要过婆婆家侍奉翁姑,嗣子守节。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善感女碰上冷郎君,妾身有心做那藤绕树,无奈郎心如铁妾身真无辜?唐七公子。
    这位带着三分邪气的武侠奇才,手持金蛇剑,见血封喉,没错,他就是金蛇郎君夏雪宜。
    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一度君华。
    刘郎君,辛苦你一趟,明天一早去潞州送几封信!

    汉字详情

    láng,làng [l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YV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INL
    四角: 37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英文翻译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宝安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东莞腔] l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
    jūn [ju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VT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KR
    四角: 176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8) 夫妇之间的尊称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动词

    (1) 主宰、统治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英文翻译

    sovereign, monarch, ruler, chief, pr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 客家话:[陆丰腔] giun1 [梅县腔] giun1 [东莞腔] giun1 [客英字典] giun1 [海陆丰腔] giun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1 [台湾四县腔] giun1 [沙头角腔] giun1 [宝安腔] gi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云平聲合口三等kĭuənkyon/ki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