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

yóu dì [ you di]
繁体 郵遞
注音 一ㄡˊ ㄉ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邮递 yóudì

(1) 通过邮政发送

send by mail

词语解释

  1. 传舍,驿站。

    《新唐书·兵志》:“﹝ 开元 ﹞九年又詔:‘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定户復缘以升之。’” 清 郑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其次问关征,再喜有邮递。”

  2. 邮寄,由邮局递送。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并 山东 李璮 《封齐王制詔》一宗,从行都邮递,缄以示予。” 老舍 《<骆驼祥子>附录》:“《宇宙风》迁到 桂林 ,《祥子》也又得到出版的机会,但因邮递不便,在 渝 蓉 各地就很少见到它。”

  3. 邮寄的书信。

    唐 李涉 《庐山得元侍御书》诗:“正着白衣寻古寺,忽然邮递到云峯。”

引证解释

⒈ 传舍,驿站。

《新唐书·兵志》:“﹝开元﹞九年又詔:‘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定户復缘以升之。’”
清郑鉽《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其次问关征,再喜有邮递。”

⒉ 邮寄,由邮局递送。

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一》:“并山东李璮《封齐王制詔》一宗,从行都邮递,缄以示予。”
老舍《<骆驼祥子>附录》:“《宇宙风》迁到桂林,《祥子》也又得到出版的机会,但因邮递不便,在渝蓉各地就很少见到它。”

⒊ 邮寄的书信。

唐李涉《庐山得元侍御书》诗:“正着白衣寻古寺,忽然邮递到云峯。”

邮递的国语词典

经由邮局人员递送的交寄方式。如邮递信件、邮递包裹。

邮递的网络释义

邮递

  • 拼音:yóu dì
  • 基本解释:[send by mail] 通过邮政发送,是传送货物的一种形式,属于中国邮政的业务。而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企业的发展,邮递也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被快递取而代之。可以说,邮递只是邮政业务的专有名词,具有狭义性。
  • 邮递造句

    邮递员踏着泥泞的道路为农民送信。
    邮递员翻山越岭为农民送信。
    汤姆的工作是邮递员。这份户外工作正中他的下怀。
    邮递和货运等也要比平时晚半天或一天才能到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记忆是邮递员,前仆后继,跋山涉水,全部死在路上,时间给他们收尸。
    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发现,用您的邮递区号或地址。
    邮递员蹬了很久的自行车把一封生日贺卡送到护林员手里,他喋喋不休的抱怨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偏僻,护林员实在忍不住了:你再不闭嘴,我就要订报纸了!
    我拜托邮递员算过,信发到县城要两天,再从县城发到小芳所在的镇上又要两天,镇里的邮电所往村里是隔天一送,小芳接到信至少要六天。
    如邮递申请,摺好申请表后,请以胶纸封边,勿用钉书机。
    郭:老陈,这几年在这个东南亚国家还生活得惯吧,这是你老婆的火化证明,我帮邮递员拿上来的。
    如果你以邮递申请,请亦填写于第二页的丁部。
    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速的按铃声,一听原来是速递公司的邮递员传来的,说岑妇有一封速递邮件,请到传达空签字领取。
    如果快乐可以存取,我愿将我的快乐,存入你的户头,让你随意支配;如果幸福可以邮寄,我愿将我的幸福,邮递给你,让你随时领取。愿你幸福快乐!
    邮递员叔叔不怕山高路远,不怕日晒雨淋,把邮件送到山村的千家万户。
    这支由邮递员、学生、泥水匠、铅管工组成的球队即将来到安菲尔德,和诸如杰拉德、托雷斯、卡拉格等巨星面对面交锋。
    定期透过邮递及网络通讯与会员保持亲善联系,并设立特别优惠和致送礼品。
    秋月渐盈的夜晚,那高远碧空上的一挂明月,就像一枚未盖完满的邮戳,姗姗地邮递你我的云水乡愁。中秋佳节,别忘了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一声。
    当其他被盗包裹的收件人发现自己收到的包裹中空空如也,或者物品缺三少四后,纷纷开始向邮递公司投诉。
    亨利:那您的邮递区号呢?
    邮递员一家一家地查访,想找到收信人。

    汉字详情

    yóu [you]
    部首: 212
    笔画: 7
    五笔: M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WNL
    四角: 57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2) 同本义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3) 传递文书的驿站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因邮上封事。——《汉书》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5) 指传送文书的人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8) 通“尤”。过失,罪过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动词

    (1) 传递;邮寄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2) 通“尤”。责怪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英文翻译

    postal, mail; pos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u/joujĭəu
    [di]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UXHP
    五行:
    吉凶:
    仓颉: YCNH
    四角: 38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虒( )声。本义:轮流;交替)

    (2) 同本义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3)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4) 传;传送 。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5)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7) 押送 。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副词

    (1)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名词

    (1) 驿站 。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2) 驿车;驿马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唐· 白居易《缚戎人》

    英文翻译

    hand over, deliver; sub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dai6
    ◎ 潮州话:din5(tîⁿ) [饶平、潮阳]di5(tî)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