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旆逶迤

jīng pèi wēi yí [jing pei wei yi]

词语释义

旌旗连绵不断飘扬。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HM
四角: 08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3)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4)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5)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6)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金瓶梅》

动词

(1) 表彰

旌其所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旌书(表彰的文书);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节烈(表彰节妇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3) 识别

诚应宠赏,以旌其美。——曹操《表论田畴功》

(4) 又如:旌别(识别;区别)

(5) 发挥。如:旌智(发挥智慧)

(6) 表识;表明。如:旌信(表明诚意)

英文翻译

banner or flag adorned with feathers; to signa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z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in1 [海陆丰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宝安腔]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ieng/ziengtsĭɛŋ
pèi [pei]
部首: 409
笔画: 10
五笔: YTGH
五行:
仓颉: YSOJB
四角: 0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

(2) 同本义

旆,继旐之帛也。——《说文》

白旆央央。——《诗·小雅·六月》

(3) 又如:旆旆(旗旒下垂的样子;生长茂盛的样子)

(4) 泛指旌旗

白旆,殷旌也。——《释名·释兵》

拔旆投衡。——《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大旗也。”

亡大旆之左旃。——《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5) 又如:旆旃;旆旌

英文翻译

flag ornament; flags, banners

方言集汇

◎ 粤语:pui3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pui5 [海陆丰腔] pai5 pui5 [客英字典] pai5 pui5 [台湾四县腔] pai5 p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bad/baybʰɑi
wēi [wei]
部首: 306
笔画: 11
五笔: TVPD
五行:
仓颉: YHDV
四角: 323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委声。本义:弯曲而绵延不断的样子) 同本义

逶,逶迆,袤去之貌。——《说文》

望旧邦兮路逶随。——《楚辞·九思·逢尤》

(2) 秩如:逶随(迂曲遥远的样子);逶丽(曲折盘旋的样子)

英文翻译

winding, curving; swagger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vui1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梅县腔] wi1 wui1
◎ 潮州话:威2(委)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qye/weʔĭwe
yǐ,yí [y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TBPV
吉凶:
仓颉: YOPD
四角: 38301

详细解释

暂无详细释义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wind; walk out of straigh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2 [宝安腔]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 潮州话:衣5(移)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ej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