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推

nì tuī [ ni tui]
注音 ㄋ一ˋ ㄊㄨㄟ

词语释义

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词语解释

  1. 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清 归庄 《<西汉地理志注>序》:“自 禹 跡九州而外,如 秦 汉 以下,宜先自近代逆推而上之,以其世之相近,多沿少革,便於考索也。”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余尝用此法校 杜氏 《春秋长历》,从 隐 元年顺推 隐 九年,不合者三月。又从 隐 十一年逆推 隐 三年,则无一不合。”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众或众人就在 周穆王 以后都还是奴隶,在 殷 代的情形便可以由这儿逆推了。”

引证解释

⒈ 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清归庄《<西汉地理志注>序》:“自禹跡九州而外,如秦汉以下,宜先自近代逆推而上之,以其世之相近,多沿少革,便於考索也。”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余尝用此法校杜氏《春秋长历》,从隐元年顺推隐九年,不合者三月。又从隐十一年逆推隐三年,则无一不合。”
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众或众人就在周穆王以后都还是奴隶,在殷代的情形便可以由这儿逆推了。”

逆推的网络释义

逆推

  • 逆推是汉语词语,由推倒一词衍生出来,是指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 汉字详情

    [n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BTP
    五行:
    仓颉: YTU
    四角: 383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屰( )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2) 同本义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文》

    宣公如 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楚庄王伐 郑,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宋· 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 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陶潜《自祭文》

    (3) 又如:逆战(迎战);逆厘(迎福纳吉);逆劳(迎劳);逆暑(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逆视(迎视);逆送(迎送);逆女(迎接女儿归宁)

    (4) 迎击;迎战

    并力逆操。——《资治通鉴》

    (5) 又如:逆涛(顶着浪涛);逆击(迎击);逆格(迎击);逆拒(迎击,抵御)

    (6) 倒;反;向相反方向活动

    水逆流百余里。——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7) 又如:逆电流;逆鳞(倒生的鳞片);逆向(反方向);逆溢(水倒流泛滥);逆推(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推测)

    (8) 抵触;不顺;违背

    逆节伤化,不道。——《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汉· 贾谊《治安策》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忠言逆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9) 又如:逆时代潮流而动;逆拂(拂逆);逆辞(违背礼数的言辞);逆意(违背尊长的心意);逆节(违背法度);逆道(违背事理);逆理(违背事理);逆负(违背辜负)

    (10) 颠倒

    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左传·文公二年》

    (11) 又如:逆毛(倒向生长的毛);逆祀(颠倒祭祀的顺序);逆折(倒向回旋);逆箭(倒插在袋中的箭)

    (12) 叛乱,谋反

    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后汉书·班超梁传》

    叔侄为逆。——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逆阉防伺。——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3) 又如:逆计(谋反的计划);逆变(变乱);逆属(叛乱者的亲属);逆孽(背叛的罪恶);逆藩(叛逆的藩邦、藩臣);逆谋(叛逆的阴谋);逆俦(逆党)

    (14) 抗拒

    故专兵一志以逆秦。——《战国策·齐策三》

    (15) 又如:逆命(抗拒命令);逆遣(拒却;辞绝);逆呵(逆拒并呵斥);逆拒(拒绝);逆斥(排斥)

    (16) 预测;揣度

    我有亲父兄,…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7) 又如:逆志(猜测其志向);逆断(预料;推测);逆臆(预料、猜想)

    (18) 退却 。如:逆窜(逃窜);逆退(后退;倒退);逆走(退走,逃走)

    (19) 回旋 。如:逆转(回旋);逆环(指回旋的水流);逆折(水流回旋的样子)

    副词

    (1) 事前,预先

    周、 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世说新语·方正》

    (2) 又如:逆告(预告);逆知(预先知道);逆计(预先想到);逆诈(事先即怀疑别人会欺骗自己);逆备(预先防备);逆数(预测未来);逆睹(预见,预知)

    名词

    (1) 叛逆

    数(斥责)吕师孟叔侄为逆。——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中医指气血不和、胃气不顺等所致病症 。如:逆胪(中医病名);逆气(中医指气逆行不顺之症)

    英文翻译

    disobey, rebel; rebel, traitor

    方言集汇

    ◎ 粤语:jik6 ngaa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k8 [宝安腔] ngiak8 [东莞腔] ngiak8 [客英字典] ngiak8 [台湾四县腔] ngiak8 [客语拼音字汇] ngiag6 [陆丰腔] gniak8 [梅县腔] ngi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宜戟陌三開入聲開口三等ngiek/ngyakŋĭɐk
    tuī [tui]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W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OG
    四角: 50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隹( 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2) 同本义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3)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4)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5)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7) 寻求;探索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9) 推行,推广施行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10) 又如:推销

    (11) 荐举;推选 。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12) 推测;推断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14) 计算;推算 。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15) 审问。推究 。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16) 推脱;推诿 。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17) 推崇;推重 。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18) 拒绝;辞让 。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19) 排除,除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20)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21) 推翻 。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22) 推让;让与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23) 刺;杀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24) 演绎 。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25) 从事娱乐活动 。如:推牌九

    (26) 夺去生命;处死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27) 借口,推说 。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英文翻译

    push, expel; p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teoi1
    ◎ 客家话:[梅县腔] toi1 dui3 tui1 tui2 cui1 [海陆丰腔] cui1 tui1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toi1 tui1 [陆丰腔] cui1 kok7 tui1 [客英字典] tui1 cui1 toi1 [台湾四县腔] cui1 tui1 toi1 [沙头角腔] tui1 [东莞腔] tui1 [宝安腔] tui1 | cui1 | t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叉隹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chviʧʰwi

    逆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