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见“ 违异 ”。
引证解释
⒈ 见“违异”。亦作“违异”。
⒉ 离别;分离。
引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
清恽敬《答赵青州书》:“敬尝观之古人,其畜道德,能文章者,饥寒之外,復多变故,或家室违异,或朝廷歧阻。”
⒊ 不一致;违背。
引《南齐书·礼志上》:“汉元鼎五年,以辛巳行事,自后郊日,略无违异。”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谓羣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詔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三:“我穿的那件破棉袍子,还觉得不十分与节季违异。”
违异的网络释义
违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韦声。本义:离开;背离)(2) 同本义
违,离也。——《说文》
违,远也。——《尔雅》
中心有违。——《诗·邶风·谷风》。传:“离也。”
薄违农父。——《书·酒诰》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楚辞·离骚》
(3) 又如:违别(离别);违离(离别;分离;背离);违恋(依依惜别);违阔(离别;阔别);违署(离开官署。指辞去官职);违远(远离;离别);违间(离别);违弃(离弃;丢弃);违异(离别;分离)
(4) 避开
纪侯大去其国,违 齐难也。——《左传·庄公四年》
(5) 又如:违强凌弱(畏避强大,欺凌弱小);违难(避难);违避(避开;背离);违敌(避敌;纵敌);违寒(避开寒冷);违患(避开祸患);违世(避开尘世;去世)
(6) 违背;违反
违,偝也。——《广雅·释诂二》
静言用违。——《书·尧典》
且其违者不过数人。——《左传·哀公十四年》
而违之俾不通。——《礼记·大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违天必有大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慎勿违吾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我而相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违错(违反,违背);违干(违犯;冒犯);违别(违抗);违逆(违背;不合情理);违越(违背;越轨);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违天(违背天意);违科(不符合法令);违俗(违背世俗的习惯或观念);违常(反常,违反常理)
(8) 改变 。如:违变(改变;变故);违度(失度,反常);违程(耽误行程)
(9) 恨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诗·邶风·谷风》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文选·班固·幽通赋》
(10) 又如:违恨(怨恨);违怨(怨恨)
(11) 妨碍;阻碍 。如:违碍(妨碍,阻碍);违拗(阻拦;执拗);违和(因身体失调而不适;生病)
名词
(1) 过失,错误 。如:违谬(过失;谬误);违滥(失实;错误);违错(失误;错乱);违衷(失当);违舛(谬误;差错)
(2) 相距;距离 。如:违年(过期不赴任);违欠(拖欠)
形容词
(1) 邪行;不正 。如:违质(本质邪恶)
(2) 远 。如:违旷(疏远;阔别)
(3) 差异,不一致 。如:违暴(杂乱失常);违惑(错乱迷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2)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代词
(1) 其他,别的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动词
(1) 护翼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名词
(1) 指以往,以前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2 ri5 [梅县腔] j2 [东莞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2 ji5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飴 | 與之 | 以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ji/jio | bʰ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