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例

wéi lì [ wei li]
繁体 違例
注音 ㄨㄟˊ ㄌ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违例 wéilì

(1) 违反惯例

disobey practice

(2) 体育运动比赛中指违反比赛规则

break rules (in sports game)

词语解释

  1. 违反常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全·禀帖附<上杨提台>》:“详请宪臺,以不便违例,未蒙俞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立授 满州 副都统,部臣以违例尼之。”

  2. 体育比赛中指违反比赛规则。

    《体育报》1983.9.30:“裁判员判 栾劲 球拍触网违例。”

引证解释

⒈ 违反常例。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全·禀帖附<上杨提台>》:“详请宪臺,以不便违例,未蒙俞允。”
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立授满州副都统,部臣以违例尼之。”

⒉ 体育比赛中指违反比赛规则。

《体育报》1983.9.30:“裁判员判栾劲球拍触网违例。”

违例的国语词典

违反规定条例。

如:「五号选手因篮下三秒,被判违例,球归对方,换对方进攻。」

违例的网络释义

违例

  • 篮球比赛里,既不属于侵人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也不属于技术犯规的违反规则的行为·违例一般指非直接针对对方球员而做的违反条例规则的事,一般不会记录在次数上也不累计,一般会判给对方发界外球。
  • 违例行为一般有:限制区3秒违例, 防守5秒 违例,带球8秒 违例,进攻24秒 违例等等
  • 违例造句

    接发球运动员违例而被裁判鸣哨。
    违例停车可以交了罚款就行了,可是有些事是不行的。车可以停错地方,感情就不可以,要想清楚你到底想停哪个位子。
    钟伟举着球,紧张到额头都冒汗了,在裁判快要吹违例的时候,才把球投了出去。
    比赛中,买尔丹抢到一个前场篮板,运球进攻,被吹成两次运球违例;马壮后场运球推进,被马布里摸到球,偏离了方向,马壮再去拿球被吹成翻腕。
    行劫是严重罪行,违例者一经定罪,可被判最高刑罚终身监禁。
    李春江皱眉不是因为李威轻易的过了他,而是从刚刚李威的过人动作中,李春江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后,发现几乎全是违例动作,翻腕、运球过肩、走步等等。
    本人已就事件去信湾仔警区交通部,希望他们加紧检控该路段的违例泊车。
    该署亦密切监察违例屠宰和来历不明肉类的贩卖情况。
    哈山马力表示,全马各地的贸消部执法人员昨天也同步到各地巴刹和商店检查,并直接把违例贩商控上庭,令这些贩商大感错愕。
    一名球员抓住球篮而对球作操弄,就是干扰球违例。
    在访问时发生了锁定违例错误。
    他因违例而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在此情况下,违例的会员或嘉宾一概视作擅自进入论。
    外结徒犯陈玉田,代张鸣玉书写呈词,诬控孙用遂违例取息。
    诸典质不设正库、不立信帖,违例取息者,禁之。
    朕思与其违例潜居,孰若听从其便。
    港铁车务主管黎清佳表示,警告数字上升主要原因是港铁加强巡查,并非代表违例饮食情况有上升趋势,亦不能一概而言指警告数字上升与旅客有关。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球员双方同时违例,裁判会判重发球。
    发球运动员由于违例而被裁判鸣哨。
    执行最后一攻的山西外援摩尔两次运球违例,北京队成功地在客场带走一分。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FNHP
    五行:
    仓颉: YQS
    四角: 35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韦声。本义:离开;背离)

    (2) 同本义

    违,离也。——《说文》

    违,远也。——《尔雅》

    中心有违。——《诗·邶风·谷风》。传:“离也。”

    薄违农父。——《书·酒诰》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楚辞·离骚》

    (3) 又如:违别(离别);违离(离别;分离;背离);违恋(依依惜别);违阔(离别;阔别);违署(离开官署。指辞去官职);违远(远离;离别);违间(离别);违弃(离弃;丢弃);违异(离别;分离)

    (4) 避开

    纪侯大去其国,违 齐难也。——《左传·庄公四年》

    (5) 又如:违强凌弱(畏避强大,欺凌弱小);违难(避难);违避(避开;背离);违敌(避敌;纵敌);违寒(避开寒冷);违患(避开祸患);违世(避开尘世;去世)

    (6) 违背;违反

    违,偝也。——《广雅·释诂二》

    静言用违。——《书·尧典》

    且其违者不过数人。——《左传·哀公十四年》

    而违之俾不通。——《礼记·大学》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违天必有大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慎勿违吾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我而相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违错(违反,违背);违干(违犯;冒犯);违别(违抗);违逆(违背;不合情理);违越(违背;越轨);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违天(违背天意);违科(不符合法令);违俗(违背世俗的习惯或观念);违常(反常,违反常理)

    (8) 改变 。如:违变(改变;变故);违度(失度,反常);违程(耽误行程)

    (9) 恨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诗·邶风·谷风》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文选·班固·幽通赋》

    (10) 又如:违恨(怨恨);违怨(怨恨)

    (11) 妨碍;阻碍 。如:违碍(妨碍,阻碍);违拗(阻拦;执拗);违和(因身体失调而不适;生病)

    名词

    (1) 过失,错误 。如:违谬(过失;谬误);违滥(失实;错误);违错(失误;错乱);违衷(失当);违舛(谬误;差错)

    (2) 相距;距离 。如:违年(过期不赴任);违欠(拖欠)

    形容词

    (1) 邪行;不正 。如:违质(本质邪恶)

    (2) 远 。如:违旷(疏远;阔别)

    (3) 差异,不一致 。如:违暴(杂乱失常);违惑(错乱迷惑)

    英文翻译

    disobey, violate, defy; be apart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

    [l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GQ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MN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例,比也。——《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

    举此以例其余。——元· 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

    (2) 又如: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名词

    (1) 类;列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不在此例;例及(连类而及);例侪(按类分列)

    (3) 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两贤同时,便是未有前例。——《南齐书·陆慧晓传》

    (4) 又如:援例行事;例贡(边境官员及土司每年依例献纳的贡物;清代又指例贡生);例授(循例封赠);病例;实例

    (5) 规定;规则;条例

    故例。——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开例;禁例;老例(旧规矩;旧习惯)

    英文翻译

    precedent, example; regul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li4 [宝安腔] li3 [梅县腔] li5 [海陆丰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lĭɛilied/li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