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

pǎo shān [ pao shan]
注音 ㄆㄠˇ ㄕㄢ

词语释义

上山,进山。 来往于山中做买卖。

词语解释

  1. 上山,进山。

    阿英 《山居小札》:“山居已经两天了。今天开始跑山。”

  2. 来往于山中做买卖。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她整天在屋里给跑山的男人收拾破鞋、烂袜子和毛裹脚带。” 骆宾基 《山区收购站》:“只见他,每一根须子都要伸展开来检查,因为老跑山的,断须子会造假,会接补得完完整整。”

引证解释

⒈ 上山,进山。

阿英《山居小札》:“山居已经两天了。今天开始跑山。”

⒉ 来往于山中做买卖。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她整天在屋里给跑山的男人收拾破鞋、烂袜子和毛裹脚带。”
骆宾基《山区收购站》:“只见他,每一根须子都要伸展开来检查,因为老跑山的,断须子会造假,会接补得完完整整。”

跑山的网络释义

跑山

  • 《跑山》是2011年上映的中国喜剧电影,由闫易执导,王聪 、廖学秋 等主演。影片讲述了项小松与好友张来云在商场发现天价野人参,二人决定回小松老家长白山跑山挖参发家致富的故事。
  • 汉字详情

    pǎo,páo [pao]
    部首: 717
    笔画: 12
    五笔: KHQN
    五行:
    仓颉: RMPRU
    四角: 67112

    详细解释

    páo

    动词

    (1) (形声。从足,包声。本义:兽用足刨地) 同本义

    滕公驾至 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定,以足跑地久之。——《西京杂记》

    跑,足跑地也。——《广韵》

    (2) 另见 pǎo

    pǎo

    动词

    (1) 急走

    跑,趵也。——《广雅·释言》

    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唐· 马戴《边将》

    (2) 又如:长跑(长距离跑步);跑解马(表演马术);跑冰(滑冰;溜冰);跑竹马(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种);跑搭(奔走,奔忙);跑路(奔走);跑踏(奔走;奔忙)

    (3) 逃走;躲避

    你当真叫他回去,跑不了一顿饱打。——《老残游记》

    (4) 又如:逃跑(逃走);别让特务跑了;跑走(逃走;走掉)

    (5) 走;走路 。如:跑凌(从不很厚的河水上走过去);跑走(行走;走路;走动);跑路(走路);跑腿(步行;行走)

    (6) 为某种事物或利益而奔走 。如:跑海(到处奔走);跑山(来往于山中做买卖);跑合(旧时指说合生意);跑坡(在野地里跑。意在打猎);跑差(为公家奔走干事);跑船(在船上干活谋生);跑媒(为做媒而奔走)

    (7) 丢掉;失去 。如:跑气(漏气);跑风(漏风;漏气);跑躁(指精神失去控制的症状);跑掉(夭亡;夭折);跑燥(发脾气;燥热)

    (8) 走运;走红 。如:跑起来(走运)

    (9) 另见 páo

    英文翻译

    run, flee, leave in hurry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2 paau4
    ◎ 客家话:[宝安腔] pau3 [海陆丰腔] pau1 [东莞腔] pau3 [沙头角腔] pau3 [台湾四县腔] pau1 [陆丰腔] pau1 [客英字典] pau1 [梅县腔]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pau3
    ◎ 潮州话:p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交平聲開口二等bʰaubrau/beau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