磅礴

páng bó [ pang bo]
注音 ㄆㄤˊ ㄅㄛ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磅礴 pángbó

(1) 广大无边的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
boundless;majestic

(2) 充满于…的

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
fill

词语解释

  1. 广大无边貌。

    晋 陆机 《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宋史·乐志八》:“坱圠无垠,磅礴罔测。” 清 龚自珍 《黄山铭》:“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 中国 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

  2. 气势盛大貌。

    唐 沉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宋 叶适 《滕季度墓志铭》:“事抑道扬,身隐名彰。磅礴氤氲,復归其真。” 徐迟 《凤翔》:“一切都是新鲜的,热烈的,美妙的,光明的,欢乐的,振奋人心的,气势磅礴的。”

  3. 混同;充满。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中州清淑之气,於是焉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明 方孝孺 《与朱伯清长史书》:“神机奇略,应变百出。忠义之气,磅礴宇内。”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四:“我们革命军的内部便有极大的旧势力磅礴着,我自己是有好多说不出来的苦处的。”

  4. 扩大。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顾吾信夫此最少数者,其将来势力所磅礴,足以左右彼大多数者而有餘也。” 鲁迅 《集外集·说鈤》:“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礴,未可知也。”

  5. 箕坐。

    《说郛》卷三八引 宋 何光 《异闻·兜离国》:“揖客入,各叙起居竟,始欲解带磅礴,俄报宫閽已啟, 周 整束冠裳,从知馆而去。” 元 金灏 《竹深处》诗:“浄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烈士纵笔一挥,立尽两纸,洋洋数千言。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搥胸,若不復忍书者。”

引证解释

⒈ 广大无边貌。

晋陆机《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
《宋史·乐志八》:“坱圠无垠,磅礴罔测。”
清龚自珍《黄山铭》:“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梁启超《论国家思想》:“中国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势自趋于统一。”

⒉ 气势盛大貌。

唐沉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宋叶适《滕季度墓志铭》:“事抑道扬,身隐名彰。磅礴氤氲,復归其真。”
徐迟《凤翔》:“一切都是新鲜的,热烈的,美妙的,光明的,欢乐的,振奋人心的,气势磅礴的。”

⒊ 混同;充满。

唐韩愈《送廖道士序》:“中州清淑之气,於是焉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鬱积。”
明方孝孺《与朱伯清长史书》:“神机奇略,应变百出。忠义之气,磅礴宇内。”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四:“我们革命军的内部便有极大的旧势力磅礴着,我自己是有好多说不出来的苦处的。”

⒋ 扩大。

梁启超《新民说》十六:“顾吾信夫此最少数者,其将来势力所磅礴,足以左右彼大多数者而有餘也。”
鲁迅《集外集·说鈤》:“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礴,未可知也。”

⒌ 箕坐。

《说郛》卷三八引宋何光《异闻·兜离国》:“揖客入,各叙起居竟,始欲解带磅礴,俄报宫閽已啟, 周整束冠裳,从知馆而去。”
元金灏《竹深处》诗:“浄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曹亚伯《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烈士纵笔一挥,立尽两纸,洋洋数千言。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搥胸,若不復忍书者。”

磅礴的国语词典

广大无边,混同充塞。晋.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三:「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也作「旁薄」。

磅礴的网络释义

磅礴

  • 磅礴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áng bó,形容词,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
  • 磅礴的翻译

    德语: majestätisch

    磅礴造句

    曲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地流向大海。
    这幅画尺幅千里,气势磅礴!
    长白山绵延千里,气势磅礴。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富丽堂皇,气势磅礴。
    祖国的锦绣河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
    毛泽东的诗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气磅礴,有英雄气概。
    昆仑山,绵延几千里,巍峨雄壮,气势磅礴。
    人民解放军排着整齐的方阵,气势磅礴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这首诗大气磅礴,有气吞万里之势。
    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万里长城盘踞于群山之巅,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我们的首都建设,堪称大气磅礴,举世无双。
    她的演讲滔滔不绝,大气磅礴。
    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
    黄河水滔滔不绝地流了下来。气势雄伟,大气磅礴!
    郭小川的诗不仅气势磅礴,而且铺锦列绣,艺术上也是很成功的。
    在诗人笔下,磅礴的山岭犹如泥丸一般。
    巍巍昆仑,气势磅礴。
    海潮涌过来了,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汉字详情

    bàng,páng [bang,pang]
    部首: 517
    笔画: 15
    五笔: DUP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RYBS
    四角: 106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300克到1070克范围内各种不同的重量单位名称之一

    (2) 从前用过的重量名称,现只理论上存在,每磅等于5760格令或373克

    (3) 现时讲英语民族普遍使用的重量名称,每磅等于7000格令或453克

    (4) 称东西的器件 。如:把行李放在磅上看有多重

    (5) 衡量印刷字体大小的单位,约等于七十二分之一英寸

    动词

    (1) 用磅秤称重量 。如:过磅;磅体重

    (2) 另见 páng

    英文翻译

    pound; weigh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2 bo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ong2 bong1 pong5 [台湾四县腔] pong2 pong5 bong5 [宝安腔] pong5 pong3 | pong2 [海陆丰腔] pong2 pong5 bong5 [梅县腔] pong2 [客语拼音字汇] po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pʰɑŋphang
    [bo]
    部首: 517
    笔画: 21
    五笔: DAIF
    五行:
    仓颉: MRTEI
    四角: 14642

    详细解释

    动词

    冲击,水流撞击

    浪相礴而起千状,波独涌乎惊万容。——《南齐书》

    英文翻译

    fill, extend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ok7 pok8 [客英字典] pok8 [海陆丰腔] pok7 pok8 [梅县腔] p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傍各鐸合入聲合口一等buakbʰu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