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
词语释义
这个词在四川话中的意思就是怕老婆的男人。“趴耳朵”是四川方言,说一个男人怕老婆,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四川人如果说一个男人是“耙耳朵”,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按工作部分不同分齿耙、无齿耙、圆盘耙等
动词
(1) 用耙碎土平地 。如:那块地已经耙过三遍了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2 [宝安腔] pa2 [沙头角腔] pa2 [客英字典] pa2 [海陆丰腔] pa2 [梅县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东莞腔] pa2
◎ 潮州话:b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词 (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英文翻译ear; merely, only; handle
方言集汇◎ 粤语: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3 [宝安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东莞腔] ngi3 [沙头角腔] gni3 [客英字典] ngi3 [梅县腔] ngi3 [陆丰腔] gn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六止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本义:花朵。朶为朵的俗字) (2) 树木枝叶花实下垂貌。今指花朵,即植物的花或苞 朶,树木花朶朶也。——《说文》 (3) 又如:朵云(对他人书信的敬称);朵作千叶(花瓣极多) (4) 耳朵 。如:朵子(首饰名) (5) 转指两旁 。如:朵廊(大殿的左右走廊);朵殿(大殿的东西侧堂);朵楼(正楼两旁的楼) 量词 (1) 花朵及花朵状物的计量单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一朵花;两朵云 动词 (1) 动 我将观其往事之卒而朵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2) 又如:朵颐(动腮颊,吃东西的样子) 英文翻译cluster of flowers; earlobe
方言集汇◎ 粤语:do2 doe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3 to2 [梅县腔] do3 [宝安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to2 [东莞腔] do3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do5 do6(tô tŏ)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