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帐

lài zhàng [ lai zhang]
繁体 賴帳
注音 ㄌㄞˋ ㄓ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意思为欠账不还,反而抵赖。

词语解释

  1. 见“ 赖账 ”。

引证解释

⒈ 见“赖账”。

赖帐的国语词典

欠债不还或不承认。如:「甭想赖帐了,借据在此,立刻还钱吧!」也作「漂帐」、「赖债」、「赖账」。

赖帐造句

你希望讨回赖帐客户的欠款吗?
假如拖欠债务的人并不是专好赖帐的老油条,然而是手头真地有困难,那么催收公司也就没多少可赚了。
他心中郁闷,寻思着去哪弄点银子扳本,却见自己刚下赌桌,那龙一便趾高气扬的坐了上去,还叫嚣着赌多少赔多少,绝不象某人一样赖帐。
花旗集团的首席财务官说,“如果失业人数继续增加,信用卡净赖帐额可能超过历史限额。
一个国家,不管有什么样的政府,只要对其外债实行赖帐,就没有什么信誉可言了。
但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的朋友不是赖帐的人。
“不要同跑马场上的小赌家打什么赌他会赖帐的”
如果拖欠债务的人并非专好赖帐的老油条,而是手头真地有困难,那么催收公司也就没多少可赚了。
现在轮到还帐了,就是个这嘴脸!还口口声声说不赖帐呢!李五不怕长岭的脸色难看不难看,倒生怕他肚里的火气不肯往外冒。
小兔崽子,这衣服咋洗的,能交得出去吗?找着那些白狗子赖帐啊?
因为政府不允许两房赖帐,所以他们的债务就成了政府完全信用担保的一部分。
有两种方式可以消除这些债务:赖帐或是通过通胀进行消除。
正因为“老太太”们的“断供”和房地产商及其关联的“赖帐”,从而使得金融危机爆发。

汉字详情

lài [lai]
部首: 401
笔画: 13
五笔: GKI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LNBO
四角: 579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剌( )声。本义:得益;赢利)

(2) 同本义

赖,赢也。——《说文》

赖,取也。——《方言十三》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注:“利也。”

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国语》

为魏则益,为 秦则不赖矣。——《战国策》

(3) 又如:赖利(得利)

(4) 依靠;依赖;依恃、凭藉

奸人赖赏而富。——《韩非子·诡使》

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左传·襄公十四年》

以有补于人君,人君赖之。——《论衡·逢遇》

而赖吾之德。——《国语·晋语》

(5) 又

赖子存之。

吾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6) 又如:赖衣求食;赖天(依靠上天的庇卫);赖庇(依靠别人的庇卫)

(7) 拒绝承认,抵赖 。如:赖债(不承认所欠的债务,或故意拖延不还)

(8) 耍赖。亦指无赖的作风和行为 。如:赖子(赖皮子,赖皮狗。刁钻撒泼、不讲道理的人)

(9) 留在某处不肯离开 。如:赖着不走;赖地(躺在地上耍赖)

(10) 责怪,应该受责。如:这事全赖我

(11) 〈方〉∶逃 。如:赖学

副词

幸而;幸亏 。如:赖得(幸亏,好在);赖是(亏得;幸好);赖蒙(敬词。幸而蒙受)

形容词

(1) 不好;坏 。如:赖歹(丑;难看);赖事(坏事);今年的庄稼长得真不赖

(2) 通“懒”。懒惰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赖精(极无赖的人);赖象磕瓜子(歇后语为“解不了饥”)

名词

(1) 利;好处

先王岂有赖焉。——《国语·周语》

(2) 姓

英文翻译

rely, depend on; accuse fals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i6
◎ 潮州话:nai6 lua7

宋本广韵

zhàng [zhang]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MHTY
五行:
仓颉: LBPO
四角: 422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2)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 宋义,即其帐中斩 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3)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帐天(布篷);帐落(游牧部落聚居之处);帐殿(作为行宫的帐幕);帐幄(帐御。帷帐衣服等);帐饮(在郊野张设篷帐,宴饮送别);帐饯(设帐置酒饯行)

(4) 蚊帐,床帐

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释名》

偷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淮南子》

(5) 又如:帐檐(帐荫子。帐子前幅上端下垂如檐,用作装饰的横幅);帐钩(床帐的金属框架)

(6) 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 。因他们逐水草而居,每户住一顶帐篷,故按帐计人户数

帐者,犹中国之户数也。——《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nt; screen, mosquito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