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

shú zuì [ shu zui]
繁体 贖罪
注音 ㄕㄨˊ ㄗㄨㄟˋ

词语释义

赎罪 shúzuì

(1)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认为人类有“原罪”,故人生来皆负有罪孽。其后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即代表流其宝血为世人赎罪,使世人免去其原罪;又指以功劳抵免刑责

立功赎罪
atone for one's crime

词语解释

  1. 用钱物赎免罪行。

    《史记·平準书》:“ 弘羊 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乃罪人赎罪。”《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权知 荆南 军府事 高从诲 上章首罪,乞修职贡,仍进银三千两赎罪。”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已又招民输粟补官暨赎罪,而督有司积粟,视州邑大小有差。”

  2. 谓用某种实际表现抵销罪过。

    明 汤显祖 《南柯记·朝议》:“斩 周弁 恐伤駙马之心,不如免死,立功赎罪。” 巴金 《家》二六:“去,他必须到她那里去,去为他自己赎罪。”

引证解释

⒈ 用钱物赎免罪行。

《史记·平準书》:“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乃罪人赎罪。”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权知荆南军府事高从诲上章首罪,乞修职贡,仍进银三千两赎罪。”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已又招民输粟补官暨赎罪,而督有司积粟,视州邑大小有差。”

⒉ 谓用某种实际表现抵销罪过。

明汤显祖《南柯记·朝议》:“斩周弁恐伤駙马之心,不如免死,立功赎罪。”
巴金《家》二六:“去,他必须到她那里去,去为他自己赎罪。”

赎罪的国语词典

用行动或财物来抵销罪过或免除刑罚。

赎罪的网络释义

赎罪

  • 《赎罪》是由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123分钟爱情影片。该片由乔·怀特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凯拉·奈特莉等主演,于2007年9月7日在英国上映。
  • 该片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讲述20世纪30年代一个英国庄园里发生的一场改变3名年轻人命运的故事。
  • 赎罪 (汉语词语)

  • 赎罪,汉语词汇。
  • 拼音:shú zuì
  • 赎罪,指用钱物赎免罪行;谓用某种实际表现抵销罪过。
  • 赎罪造句

    他向公安机关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
    他正努力想立功赎罪,取得大家的谅解。
    阔人不依不饶,富翁只好再拿出五百两银子来赎罪。
    为了立功赎罪,他主动要求去山里做艰苦工作,以求得心里能安稳一些。
    赎罪都是负责任的人做的事,现在的人有几个激情过后再赎罪的。
    李强和顽童打架,弄脏衣服,为免母亲责骂,他尽力帮母亲做家务,希望将功赎罪。
    他主动交代了问题,并为彻底破案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
    由于他有将功赎罪的具体表现,法院决定对他从宽判决。
    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重新站起来。
    警察给了罪犯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那个犯人正在立功赎罪。
    真理要在你以后赎罪的道路上慢慢寻找。
    若有一个人误犯了罪,他就要献一岁的母山羊作赎罪祭。
    卖赎罪券人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因在这日要为你们赎罪,使你们洁净。你们要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
    又照他的力量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举例来说,在世界上是一个什么“卸货债券债务”或“赎罪券”?
    他劝人不要买赎罪券,却要凭着信心仰望钉十字架的救赎主。
    情人节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变得越来越忽视感情了,都憋着在这一天赎罪。
    1517年路德开始在很多方面反对罗马教会,其中一项就是反对出售赎罪券。

    汉字详情

    shú [shu]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MFND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JNK
    四角: 748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用财物换回人或抵押品)

    (2) 同本义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 华元于 郑。——《左传·宣公二年》

    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说他可以赎出的也有。——《为了忘却的纪念》

    (3) 又如:赎生(购买生物来放生);赎票(出钱赎回被匪徒绑走的肉票)

    (4) 用财物脱罪或抵免过失

    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汉书·张骞传》。又如:赎刑(用财物抵免刑罚);赎命(以财物营救犯人,使脱免刑罚);赎锾(用钱赎罪;赎罪的金钱);赎钱(赎罪的钱);赎银(用以赎罪的银钱);赎绢(赎罪用的绢帛);赎庸(出钱以免除劳役)

    英文翻译

    buy, redeem; ransome; aton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suk6

    宋本广韵

    zuì [zu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DJD
    五行:
    仓颉: WLLMY
    四角: 601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罪,捕鱼器——《字汇补》

    动词

    (1) 归罪于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英文翻译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沙头角腔] cui5 [东莞腔] cui3 [海陆丰腔] cui6 [陆丰腔] cui6 [宝安腔] cui3 [客英字典]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賄上聲合口一等zuaix/dzuojdzʰ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