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
《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尚秉和 注:“象多释贞为正,此以不乱释贞,明贞有正、定二义也。”
指纯正美好。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铭》:“实惟贞吉,实惟退让,皎皎不羣,超超高尚。”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夫人年十七,归於 宇文氏 。淑令端庄,含章贞吉。” 宋 徐铉 《前虔州雩都县令包府君墓志》:“君天资贞吉,立性和雅,尊敬师友,敦睦亲姻。”
谓占卜问卦,遇“需”卦则吉利幸福。后指吉利与幸福。
《易·需》:“贞吉,利涉大川。” 尚秉和 注:“贞吉者,卜问则吉也。” 高亨 注:“贞吉,犹占吉也。有所占问,筮遇此卦则吉。” 汉 张衡 《思玄赋》:“抨 巫咸 使占梦兮,乃贞吉之元符。”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周天醮词》:“臣一家骨肉,两地亲缘,早获团圆,俱赐贞吉。” 明 王祎 《九诵·皇天》:“冀皇天之纯命兮,俾予善之获信;保贞吉而无咎兮,弗颠躋以沉沦。” 章炳麟 《致谭献书》:“抵 鄂 后,未奉手札,想履道贞吉,吐言为经,定符私颂。”
引证解释
⒈ 谓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
引《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
尚秉和注:“象多释贞为正,此以不乱释贞,明贞有正、定二义也。”
⒉ 指纯正美好。
引南朝梁元帝《庾先生承先墓志铭》:“实惟贞吉,实惟退让,皎皎不羣,超超高尚。”
北周庾信《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夫人年十七,归於宇文氏。淑令端庄,含章贞吉。”
宋徐铉《前虔州雩都县令包府君墓志》:“君天资贞吉,立性和雅,尊敬师友,敦睦亲姻。”
⒊ 谓占卜问卦,遇“需”卦则吉利幸福。后指吉利与幸福。
引《易·需》:“贞吉,利涉大川。”
尚秉和注:“贞吉者,卜问则吉也。”
高亨注:“贞吉,犹占吉也。有所占问,筮遇此卦则吉。”
汉张衡《思玄赋》:“抨巫咸使占梦兮,乃贞吉之元符。”
前蜀杜光庭《莫庭乂周天醮词》:“臣一家骨肉,两地亲缘,早获团圆,俱赐贞吉。”
明王祎《九诵·皇天》:“冀皇天之纯命兮,俾予善之获信;保贞吉而无咎兮,弗颠躋以沉沦。”
章炳麟《致谭献书》:“抵鄂后,未奉手札,想履道贞吉,吐言为经,定符私颂。”
贞吉的网络释义
贞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兵器,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以减少战争,使人民没有危难。本义:吉祥;吉利)
(2) 同本义
吉,善也。——《说文》
礼义顺祥曰吉。——《周书·武顺》
安贞吉。——《易·坤》
吉哉。——《书·皋谟》
文王当兴,赤雀适来;…吉物动飞而圣遇也。——《论衡·初禀》
(3) 吉服(古代祭祀时穿的礼服);吉帖(婚帖,庚帖);吉谶(预示吉祥的隐语或图记);吉羊(吉利祥瑞。古代器物上多铭刻“吉羊”二字。羊,古祥字);吉卜(吉利的卜兆);吉幸(吉利幸运);吉征(幸运的征兆)
(4) 善;美
吉事先近日。——《礼记·曲礼》
令月、吉日。——《仪礼·士冠礼》
吉礼大祝。三曰吉祝,五曰吉拜。——《周礼·大宗伯》
吉人之辞寡。——《易·系辞》
吉日兮辰良。——屈原《东皇太一》
(5) 吉士(古时对男子的美称。引申指大华优美之人);吉灵即溜(形容身段灵活);吉吉抖抖(弯曲成串的样子)
名词
(1) 朔日 。如:吉月(农历每月初一)
(2) 婚礼,通常包括伴随的庆祝活动 。如:吉席(婚礼);吉期
(3) 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 。如:吉巳(古礼,皇后于每年季春三月之巳日躬亲蚕桑之事,其日卜须吉,故称“吉巳”);吉典(吉礼之仪典);吉服(古祭祀时所著之服)
(4) 古州名 。隋置。唐、五代、宋、清因之。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5) 象声词。如:吉蹬蹬(马蹄声);吉丁(金属玉器清脆的碰击声);吉丁当(金属玉器等物碰击或折断声);吉丁丁珰(器物撞击的响声);吉丢古堆(形容波涛汹涌澎湃的声音);吉丁疙疸(坑洼不平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t7 [宝安腔] git7 [梅县腔] git7 [陆丰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东莞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 潮州话:gig4(kik) [揭阳]gêg4(kek) [潮阳]giag4(kia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吉 | 居質 | 見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kĭĕt | kjit/k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