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基
词语释义
土地的四至。
词语解释
土地的四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丰文庆复清敏故园》:“又有得观( 紫清观 )之砧基旧簿于乡人,备载圃地三十餘亩。”参见“ 砧基簿 ”。
引证解释
⒈ 土地的四至。参见“砧基簿”。
引明叶盛《水东日记·丰文庆复清敏故园》:“又有得观( 紫清观 )之砧基旧簿于乡人,备载圃地三十餘亩。”
砧基的网络释义
砧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占声。本义:捣衣石)
(2) 同本义
秋至式清砧。——杜甫《捣衣》
(3) 又如: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砧石(捣衣石);砧声(捣衣声)。又指
(4) 切物用的砧板
加以砧斧。——韩愈《元和圣德》
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唐· 卢延让逸句
(5) 又如:砧几(砧板);砧臼(砧板和石臼)
(6) 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犯人伏其上以受刑。如:砧斧(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7) 锻捶金属用的垫座。如:铁砧
(8) 捣草石
砧,农家捣草石。——《正字通》
(9) 同“椹”。木砧。如:内砧
(10) 泛指物体下部的垫基
造门砧之制,长三尺五寸。——《营造法式》
(11) 捣衣声
月明遥听远村砧。——唐· 刘沧《秋日山寺怀友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em1 [客语拼音字汇] diam1 zem1 [陆丰腔] zem [宝安腔] zem1 [海陆丰腔] zem1 [客英字典] zem1 [梅县腔] zem1 zem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碪 | 知林 | 知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ţĭĕm | trim/ty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
(2) 同本义
基,墙始也。——《说文》
度幽宅兆基。——《仪礼·士丧礼》
止基迺理?——《诗·大雅·公刘》
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齐民要术·园篱》
(3) 又如:基扃(城阙);基趾(凡墙脚、城脚居下承上的,都叫基趾。又指基础、基业);基墟(旧基址)
(4) 泛指一切建筑物的根脚
高者必以下为基。——《淮南子·原道》
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晋书·石季龙载记》
(5) 又如:基阶(阶基);基雉(宫室与城垣的基础);基筑(建筑物的基础);基构(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
(6) 基础;事业的根本
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7) 又如:基兆(根本;基础);基原(根源);基图(基绪,基业。作为根基的事业)
(8) 基团 。作为某些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部分的稳定原子团。如:氢基;氨基;偶氮基;自由基
(9) 原油中占优势的物质,或在精制油中余留的残渣 。如:混合基原油
(10) 通“賫”。一周年,一整月或一昼夜
流化八基,迁荡阴令。——《汉·荡阴令张迁表颂》
基月有成。——《汉·成皋令任伯嗣碑》
恩洽化布,未基有成。——《汉·高阳令杨著碑》
于诗三基。——《后汉书·郎传》
动词
奠定基础;创建
所以基社稷而固邦统,古之制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
形容词
根本 。如:基数;基体;基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宝安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东莞腔] gi1 [沙头角腔] gi1 [海陆丰腔] gi1 [陆丰腔]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姬 | 居之 | 見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ki/k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