诿卸

wěi xiè [wei xie]
繁体 諉卸
注音 ㄨㄟˇ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诿卸 wěixiè

(1) 推卸责任

shirk

引证解释

⒈ 推卸(责任)。

清夏燮《中西纪事·小国换约》:“推其词意,始则諉卸,末寓讥弹,中则似谓天津所定条约皆可一律准行。其居心殊不可问。”
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既有国会监察,权限明则责成专,虽欲諉卸而不能。”
阿英《水灾》:“省政府虽说‘未敢稍存诿卸’,小民实在是言之痛心。”

诿卸的网络释义

诿卸

  • 诿卸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ěixiè,指推卸(责任)。
  • 诿卸造句

    上帅禀中咬定牙不说前人一字坏处,以力避世俗诿卸之习。
    钱穆认为不应“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他们勇于尝试新生事物,而不墨守成规;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隐瞒真相;他们对自己做错的事,勇于承担,而不诿卸责任。
    我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寸土必争,如今在艰苦的斗争场合中败下阵来,有什么理由把责任诿卸?因此我的心境,既惭愧,又悲愤,更有无尽的迷惘与痛苦。
    “单单是政府、媒体或是大众,是无法完成这一项使命的;同样的,三方面之中也不能有任何一方面对之有所诿卸。

    汉字详情

    wěi [wei]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TVG
    五行:
    仓颉: IVHDV
    四角: 327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委声。本义:累;烦劳)

    (2) 同本义

    诿,累也。——《说文》

    (3) 推托;推委 。如:诿罪(把罪责推给别人);诿误(推托耽误)

    (4) 委托;连累

    诿者,托也。——《汉书·贾谊传》注

    (5) 又如:诿托(委托;付托);诿属(委托嘱咐)

    英文翻译

    pass buck, lay blame on others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宋本广韵

    xiè [xie]
    部首: 215
    笔画: 9
    五笔: RHBH
    五行:
    仓颉: OMSL
    四角: 871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 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2) 同本义

    卸,舍车解马也。——《说文》

    卸,卸马去鞍。——《广韵》

    空烦卸马鞍。——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

    (3) 又如:卸车;卸鞍

    (4) 解除;解下。亦指褪下;脱下

    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西游记》

    功高马卸黄金甲。——唐· 黄滔《李相公》

    (5) 又如:卸剥(脱);卸头(妇女卸去头上的装饰);卸除(解除,拆除)

    (6) 折下;取下 。如:折卸

    (7) 交卸;推卸 。如:卸过(推卸过失);卸印(辞去官职)

    (8) 降落;落 。如:卸帆(降帆);卸顶(秃顶)

    (9) 凋谢

    寿星台上,有千年不卸的名花。——《西游记》

    月光昏,隔水人断孤村;深巷小,黄叶纷纷都卸。——清· 史震林《西青散记》

    (10) 倒塌

    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lay down; retire from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se3
    ◎ 客家话:[梅县腔] sia5 [台湾四县腔] sia5 [客英字典] sia5 [东莞腔] sia5 [海陆丰腔] sia5 [宝安腔] sia5 [客语拼音字汇] xia4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司夜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siah/syahs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