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诱导
(1) 劝诱;引导
(2) 大脑皮层中兴奋过程引起抑制过程的加强,或后者引起前者的加强
词语解释
亦作“ 诱道 ”。劝诱教导;引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刘备 帅军来伐,至 巫山 、 秭归 ,使使诱导 武陵 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周书·文帝纪上》:“乞少停缓,更思后图,徐事诱导,渐就东引。”《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 唐 孔颖达 疏:“道人以言者,在上,君子诱道,在下,以善言使有信也。” 草明 《乘风破浪》三:“ 陆文彬 深知他这个脾气,总是等他叫嚷完了,便诱导他去搞措施,想办法。”
物理学上指感应。
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中兴奋过程引起抑制过程的加强,或者抑制过程引起兴奋过程的加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诱道”。劝诱教导;引导。
引《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刘备帅军来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
《周书·文帝纪上》:“乞少停缓,更思后图,徐事诱导,渐就东引。”
《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 唐孔颖达疏:“道人以言者,在上,君子诱道,在下,以善言使有信也。”
草明《乘风破浪》三:“陆文彬深知他这个脾气,总是等他叫嚷完了,便诱导他去搞措施,想办法。”
⒉ 物理学上指感应。
⒊ 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中兴奋过程引起抑制过程的加强,或者抑制过程引起兴奋过程的加强。
诱导的国语词典
劝诱开导。
如:「心理辅导人员多以诱导的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诱导的网络释义
诱导
诱导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名词
(1) 向导,引路人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介词
顺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a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