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

xiàng dǎo [xiang dao]
繁体 嚮導
注音 ㄒ一ㄤˋ ㄉ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向导 xiàngdǎo

(1) 领路人

guide

词语解释

  1. 领路人。

    《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 甫 ( 仇甫 )斩之。”

  2. 引路。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若募彼人嚮导,挟异国济师,合中原响赴而兵不必众,就虏人储聚而粟不必多。”《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俺答 几次入寇,都是 萧芹 等为之嚮导,中国屡受其害。”

  3. 引路的人。

    唐 陈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书》:“今国家乃撤边 羌 ,开隘道,使其收奔亡之种为嚮导以攻边。”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 中正 不习军事,入虏境,望空而行,无嚮导、斥堠,性畏怯,所至逗留。”《英烈传》第十三回:“即日发兵,汝可为嚮导。” 杨朔 《香山红叶》:“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

引证解释

⒈ 领路人。

《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甫(仇甫 )斩之。”
1. 引路。 宋叶适《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若募彼人嚮导,挟异国济师,合中原响赴而兵不必众,就虏人储聚而粟不必多。”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俺答几次入寇,都是萧芹等为之嚮导,中国屡受其害。”

⒉ 引路的人。

唐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今国家乃撤边羌,开隘道,使其收奔亡之种为嚮导以攻边。”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中正不习军事,入虏境,望空而行,无嚮导、斥堠,性畏怯,所至逗留。”
《英烈传》第十三回:“即日发兵,汝可为嚮导。”
杨朔《香山红叶》:“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

向导的国语词典

引领、指导。

向导的网络释义

向导 (中央机关报)

  •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以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主要内容,着重时政评论。中共早期领导人是其主要撰稿人,其中尤以陈独秀和蔡和森为代表。
  • 向导 (词语义)

  • 向导,指领路人,亦指导游。语出《新唐书·王式传》:“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甫 ( 仇甫 )斩之。”
  • 向导造句

    迷宫里的道路错综复杂,没有向导很难走出去。
    踏踏实实学习,但要结合实际走向社会,边学习边接触社会,时刻关注社会对相关专业技能的需求,争取练得一指禅,专一门,在短短的大学生活中,想去的全面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在全中求精,目标面向社会,社会需要什么,在学校就重点培养与专业有关的社会需要的技能,以就业为向导,努力奋进。
    这位向导说起马来西亚的名胜古迹,便如数家珍一样,滔滔不绝。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我们对向导的突然消失不见实在感到百思不解。
    太阳就像一个忠实的向导,一直为我们指引方向。
    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
    希望通常是一个不称职的向导,但它是路途上很好的同伴。
    骄傲是一位殷勤的“向导”,专门把无知与浅薄的人带进满足与狂妄的大门。
    武堂二副堂主和五杰充当向导,圣仙三绝惊喜不已,赞不绝口。
    6月21日,36岁的高山向导玛利奥?普卓兹教授在2号营罹患肺炎与世长辞。
    每一个人都要当你人生的向导。然而,你的指南针是在你内在深处;是你拥有这份蓝图。
    我们碰到的向导里头,要数这个罗马福开森最有耐性了,深信不疑,逆来顺受。
    理智是人生的向导与光辉。
    事情以结果为向导,市场以结果论英雄。
    "放眼镜蛇的时候有隆重的仪式,"我们的年轻向导拉维说。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们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
    走路无向导,经常要迷路。
    张浩川向导报记者分析了菅直人面临的三种可能性。

    汉字详情

    xiàng [xia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TM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BR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宀( 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 同本义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3) 泛指窗户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4) 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5)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

    (6) 过去,往昔

    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扶向路。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向察众人之议。——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向之噌吰。——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

    (8) 从来,向来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9)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

    (10) 刚才

    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

    比向日不同。——《西厢记》

    (11)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

    (12)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动词

    (1)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3) 趋向,亲近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向于时夏。——《书·多士》

    (4)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

    (5) 爱;偏爱;偏袒

    不妨事,妳妳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

    (6)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

    (7) 往,去

    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

    (8)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

    介词

    (1) 朝着 。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

    (2) 从;在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连词

    假设;如果 。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

    助词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

    动词

    (1) 对着,面向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易·随》

    戒六神訃浑嚮服。——《楚辞·惜诵》。注:“对也。”

    请席何響。——《礼记·曲礼》。注:“面也。”

    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史记·项羽本纪》

    (2) 奔向;趋向

    嚮方略。——《荀子·仲尼》

    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直下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已向荆州。——《资治通鉴》

    (3)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

    (4) 接近;临近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

    (5)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

    名、副词

    (1) 旧时,以往

    曏,不久也。从日,鄉声。——《说文》

    曏役之三月。——《春秋传》

    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

    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

    (2)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

    (3) 明,表明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

    英文翻译

    toward, direction, tre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4 [海陆丰腔] hiong5 [宝安腔] hiong5 [梅县腔] hiong5 [东莞腔] hiong5 [客英字典] hiong5 [台湾四县腔] hiong5 [陆丰腔] h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亮陽開去聲開口三等ɕĭaŋsjangh/sjanq
    dǎo [dao]
    部首: 307
    笔画: 6
    五笔: NFU
    五行:
    仓颉: RUDI
    四角: 773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名词

    (1) 向导,引路人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介词

    顺着

    英文翻译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向导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