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诱

yǐn yòu [ yin you]
繁体 引誘
注音 一ㄣˇ 一ㄡ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引诱 yǐnyòu

(1) 诱惑;被引诱

lure;seduce

(2) 诱导;劝导

引诱惰性,导达聪明
try to persuade

词语解释

  1. 诱导,劝导。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王者钦想奇瑞,引诱幽荒,欲以崇德迈威,厌耀未服。”《宋书·庐陵王刘义真传》:“选保傅於耆老,求四友於髦俊,引诱情性,导达聪明。”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边镇杂记·长安岭》:“ 长安堡 旧有社学,盖亦当事者引诱至意。” 清 阳星 《重刊<颜氏家训>小引》:“ 黄门 祖於《家训》篇首,曾揭是説,以引诱儿孙矣。”

  2. 诱惑。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公阴德》:“﹝ 王八郎 ﹞谋作乱,因设诡计,籍乡人姓名,未及引诱,为人所告。”《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 清 王鑨 《秋虎丘·许聘》:“贱才,分明都是你引诱出来,小姐知道甚么?”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就引诱过一个下等人的姑娘。”

  3. 吸引。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信》:“引诱你到 北京 来的,是一个国立大学毕业的头衔。” 何其芳 《<还乡杂记>代序》:“最初引诱我走上写作之路的是诗歌。”

引证解释

⒈ 诱导,劝导。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钦想奇瑞,引诱幽荒,欲以崇德迈威,厌耀未服。”
《宋书·庐陵王刘义真传》:“选保傅於耆老,求四友於髦俊,引诱情性,导达聪明。”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边镇杂记·长安岭》:“长安堡旧有社学,盖亦当事者引诱至意。”
清阳星《重刊<颜氏家训>小引》:“黄门祖於《家训》篇首,曾揭是説,以引诱儿孙矣。”

⒉ 诱惑。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石公阴德》:“﹝王八郎﹞谋作乱,因设诡计,籍乡人姓名,未及引诱,为人所告。”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
清王鑨《秋虎丘·许聘》:“贱才,分明都是你引诱出来,小姐知道甚么?”
曹禺《雷雨》第二幕:“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就引诱过一个下等人的姑娘。”

⒊ 吸引。

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信》:“引诱你到北京来的,是一个国立大学毕业的头衔。”
何其芳《<还乡杂记>代序》:“最初引诱我走上写作之路的是诗歌。”

引诱的国语词典

引导劝诱向善。

引诱的网络释义

引诱 (词语概念)

  • 引诱,指诱导,劝导。通常意为使用施诈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出诱导者设计好的行为,通常指坏事。语出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王者钦想奇瑞,引诱幽荒,欲以崇德迈威,厌耀未服。”
  • 引诱造句

    有些犯罪分子常常以金钱做诱饵,引诱某些干部上钩。
    天哪,亲爱的,你可知道,你就仿佛一根时时在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肉骨头一样不停地在引诱着我。
    上课时常会面对一些让人分神的诱惑,但我心静如水,没有被窗外的玩耍声所吸引,没有让同桌的游戏机所引诱,也没有因今晚要看的比赛而分心。。
    人都会犯错误,在许多情况下,大多数仍是由于欲望或兴趣的引诱而犯错误的。
    他不为金钱、地位所引诱,始终如一地从事教育工作,可谓一片冰心。
    做为一个女人我认为你应该主动挑逗,在热火朝天的时候边挑逗边引诱她把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说出来,比如你问让她答,次数多了她就不会不好意思了,除非她是个老古板。
    除了严刑拷打之外,敌人有时也会用封官许愿的手段引诱革命者投降叛变。
    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
    每次回头望过去看的时候,那些往事用如同窒息的拥抱要与你纠缠。明知道没有用,可还是会有压抑不了的念头在它们的引诱里不断地产生。无穷地产生着。
    幸福,他们寻找作恶的自由,却摆脱不了邪恶的引诱。
    用食物引诱,做对了就有的吃,但每次由不要喂的太多,狗狗吃饱了就不会在听了,每次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一天分多次的教。这样下来聪明的狗狗大概一个月就会了。有的还不要一个月。
    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
    我一度沉湎于虚荣的引诱。
    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他是无疆,没有堕落,没有被引诱,没有被魔性侵占的无疆。那是那个初次见面,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疵的小和尚。
    这个球状的带孔灯罩仿照臭名昭著的猪笼草,引诱苍蝇飞入,一旦进入就无法逃脱了,最终落入台灯的底部,在那里转变为燃料。
    窗户都微微含笑,门户都甘言引诱,举手招呼,长春藤也都因为暗中同谋,满面现出赧颜。
    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
    吉尔伽美什历经千辛万苦,忍饥挨饿,克服一切因难,战胜所有欢乐的引诱,长途跋涉,渡过了“死水”。
    在富饶之地,有太多种不断引诱我们花销的方式:丰盛的餐饮、买一送一、无数的快速致富机会。

    汉字详情

    yǐn [yin]
    部首: 312
    笔画: 4
    五笔: XHH
    五行:
    仓颉: NL
    四角: 1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 同本义

    引,开弓也。——《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 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 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 伸着

    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14) 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

    (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

    (16) 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

    (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

    (18)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20) 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

    (22) 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

    (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24) 执持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

    (25) 退避

    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27) 选用 。如:引贤(选用贤才)

    (28) 吸引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

    (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30) 辞职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31) 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32)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33) 承认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

    (34)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35) 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36) 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

    (1) 引车前行的皮带

    縣縣常以结引驰外为务。——《荀子·王霸》。注:“引,读为靷。靷,引轴之物。”

    属引。——《仪礼·既夕礼》。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周礼·大司徒》

    (2) 卷首语;序言 。如:小引

    (3) 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马融《长笛赋》

    (4)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5) 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6) 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

    (7) 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

    形容词

    长久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水经注》

    量词

    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英文翻译

    to pull, draw out, attract; to stretch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ji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yin3 [海陆丰腔] rin1 rin3 [客英字典] jin3 [东莞腔] jin3 [陆丰腔] jin3 [宝安腔] jin3 [沙头角腔] j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jĭĕnjinx/jiin
    yòu [yo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TEN
    五行:
    仓颉: IVHDS
    四角: 32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yǒu)。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

    (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

    英文翻译

    persuade, entice, induce; guid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