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许

xiáng xǔ [ xiang xu]
繁体 詳許
注音 ㄒ一ㄤˊ ㄒㄨˇ

词语释义

假装允许。详﹐通"佯"。

词语解释

  1. 假装允许。详,通“ 佯 ”。

    《史记·留侯世家》:“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引证解释

⒈ 假装允许。详,通“佯”。

《史记·留侯世家》:“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详许的网络释义

详许

  • 详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áng xǔ ,是指假装允许。
  • 汉字详情

    xiáng,yáng [xiang,yang]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U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TQ
    四角: 3875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羊声。本义:审察,审理)

    (2) 同本义

    详,审议也。——《说文》

    度作详刑,以诘四方。——《书·吕刑》。郑注:“审察之也。”

    凤姐详情度理,说:“他们必不敢多说一句话。”——《红楼梦》

    愿明上详之。——《三国演义》

    (3) 又如:详允(审判得当、公平);详当(详审而允当);详阅(审查批阅)

    (4) 详细说明

    (5) 又如:详梦(解梦;析梦);内详;另详

    (6) 清楚地知道

    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亦不详其姓字。——陶潜《五柳先生传》

    (7) 又如:详典(了解典据)

    (8) 旧时下级将案情向上级报告请示

    漏报填格,详府审转。——《红楼梦》

    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9) 又如:详革(请示罢免;撤职);详参揭报(上报揭发进行弹劾);详报(上报,申报)

    (10) 祷祝

    轻则到园化纸许愿,重则详星拜斗。——《红楼梦》

    (11) 揣摩;推断

    详起那签文来,我们要抱外孙也不会太迟。——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12) 又如:详玩(揣摩;玩味)

    形容词

    (1) 详细;详尽

    博学而详说之。——《孟子》。注:“悉也。”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言之不详。——宋· 苏轼《石钟山记》

    条理甚详。——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一一详述。——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周详(周到而详细);详征博引(详细而广博地引证);详究(详细追究)

    (3) 公平

    刑戮将甚不详。——《汉书·食货志下》

    (4) 又如:详正(平正)

    (5) 吉祥。通“祥”

    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易·大壮》

    详以事神,义以建利。——《左传·成公十六年》

    告从不赦不详。——《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6) 庄重

    性沈详而不烦。——宋玉《神女赋》

    (7) 安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陶潜《闲情赋》

    (8) 又如:详雅(安详文雅);详妍(安详美好)

    名词

    (1) 详情;细节

    访其根因来历,往往能道本末之详。——元· 陈天祥《论卢世荣奸邪状》

    (2) 旧时下级将案情向上级请示报告的公文

    混详塞责取咎云云。——《歧路灯》

    只好藏在家中听候转详。——《红楼梦》

    (3) 又如:详文

    英文翻译

    detailed, complete, tho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

    [xu]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T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OJ
    四角: 387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2) 同本义

    许,听也。——《说文》。按,听从其言也。

    王子许。——《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武王伐纣平话》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滕》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其许寡人。——《战国策·魏策》

    不可不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同意,承认);许肯(应允);许允(答应)

    (4) 同意,赞同

    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5) 事先答应给予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我二姨儿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红楼梦》

    (6) 又如:许香愿(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许人(应允与人);许字(许配,许婚,许嫁。都指允婚)

    (7) 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8) 又如:许身(立志,自我期许)

    (9) 相信

    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赵岐注:“许,信也。”

    (10) 给予;奉献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史记·剌客列传》

    (11) 又如:以身相许;以身许国(许国:为国效命)

    名词

    (1) 处所,地方

    地里又远关山阻,无计奈,谩登楼,空目断,故人何许?——《西厢记诸宫调》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古国名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

    (3) 许昌的简称 。如:许都(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许洛(许昌、洛阳)

    (4) 表示大约的数量

    如是十许字。——宋· 洪迈《容斋续笔》

    引之长丈许。——《聊斋志异·促织》

    (5) 姓

    副词

    (1) 或许,可能 。如:他今天没来,许是生病了

    (2) :表示约略估计的数量

    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后汉书》

    自富阳至 桐庐一百许里。—— 吴均《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代词

    (1) 这样,这般

    这江南方腊,起义已久,即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水浒传》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宋· 苏轼《次韵答文与可见寄》

    (2) 又如:许些(许多);许大(这样大;偌大;很大);许来大(许大);许大粗(这么大、这么粗)

    (3) 何,什么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容赴朔边?——唐·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英文翻译

    allow, permit; promise; bet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