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的

rèn de [ ren de]
繁体 認的
注音 ㄖㄣˋ ˙ㄉㄜ

词语释义

1.认得。 2.承认。

词语解释

  1. 认得。

    《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 道:‘教你认的洒家。’轮起禪杖,抢那汉。”《三侠五义》:“ 丁二爷 问道:‘大哥如何认的他呢?’ 展爷 便将 苗家集 之事述説一回。”

  2. 承认。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学裡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引证解释

⒈ 认得。

《水浒传》第六回:“智深道:‘教你认的洒家。’轮起禪杖,抢那汉。”
《三侠五义》:“丁二爷问道:‘大哥如何认的他呢?’ 展爷便将苗家集之事述説一回。”

⒉ 承认。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学裡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认的的网络释义

认的

  • 认的,汉语词语,拼音rèn de,意思是认得,承认,通认识。
  • 认的造句

    我试着收集每一款设备的基本资料,而且其中注明了我所提到的是推测或流言还是确认的事实。
    鉴往知来,古人是承认的,今人也必须承认,因为历史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
    而社会公认的一些“热门”机关,主动报名参加交流者并不踊跃,大多数谨慎地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
    研究生物固氮活性,国际公认的方法是乙炔还原法。
    熊十力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公认的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小三在美小四在媚政府承认的永远是原配。
    高级用户很可能会选择更专业的视频编辑程序,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普通的家庭用户而言,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全能视频编辑器。
    而他如果胆敢做出六亲不认的样子,则不但会遭到亲人们的责难和社会舆论的攻击,有时甚至会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就是在比较先进的国家里,承认孩子们的个性及其特殊权利也还是近来才有的事。这是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失败才承认的。人们意识到,不承认它,不辅以必要的行动,就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面部表情被认为是首要可辨认的,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不可以用来有效的传达情感的。
    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小美是公认的班花,有着闭月羞花的美貌。
    “谁主张,谁举证”是自罗马法以来确认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无可置疑。
    如果买方有先前使用过并被其他供货商承认的信用证,买方就可以把证上机密内容遮起来再拿给他看。
    助人为乐是公认的最可赞赏的品质。
    保持颜色效果需要稳定的电流;因此,当车辆关掉时,顺磁漆不工作,车辆切换回默认的白色。
    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赤裸裸地暴露出侵略者的野心。
    做可辨认的标记会让你更好的理解所阅读的文章。
    有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国家承认的能力。
    东莞市凯蒂服装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女装库存批发,长期提供国内外公认的一二线品牌女装。

    汉字详情

    rèn [ren]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O
    四角: 38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忍声。本义:认识,辨明)

    (2) 同本义

    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水浒传》

    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古今小说》

    (3) 又如:认出他失散多年的兄弟;认记(辨认的记号);认色(辨认的标记);认旗(军中作为标志、信号的旗帜);认领(辨认并领取);认证(辨认并证实);认透(看透了,识破);认尸(辨认亲人的尸骨)

    (4) 看作;认为 。如:认真(当真,信以为真);认贼为子(佛家语,比喻把虚妄现象当作真实的理境,指众生总以现象代替本体;泛喻颠倒是非,善恶不分);认犯头(认为冒犯的理由。即发生误会)

    (5) 承认 。如:认过(承认过失);认供(招供);认范(认账;就范;承认)

    (6) 把本无某种亲密关系的人看作有某种亲密关系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水浒传》

    (7) 又如:认义(结义;结拜);认亲(认作亲戚);认族(把同姓不同宗的人认成同族);他们认他为养子

    (8) 赔礼道歉 。如:向她认个不是

    (9) 应允承担;在正式协议书上签名认购(如股票),尤指签名认购新的证券 。如:认纳(应承交纳);认捐(应承捐钱);认派(应承摊派);认打(愿意挨打);这批股票中就数他认得多;认股权(指在一定期限内,依一定价格,向公司认购一定股数之权利)

    (10) 认命;认吃亏——后面带“了” 。如:你不用管,这事我认了

    (11) 记得;认得 。如:认取(记得;认得);认知(认识和感知);认的(认得)

    (12) 通“讱”。说话谨慎

    外是者谓之认。——《荀子·正名》

    英文翻译

    recognize, know, under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6

    宋本广韵

    de,dí,dì,dī [de,di,di,di]
    部首: 501
    笔画: 8
    五笔: RQY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API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