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裎

luǒ chéng [ luo cheng]
注音 ㄌㄨㄛˇ ㄔㄥˊ

词语释义

1.赤身露体。 2.裸露,无遮盖。

词语解释

  1. 赤身露体。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晋书·裴頠传》:“其甚者至於裸裎,言笑忘宜,以不惜为弘,士行又亏矣。”《明史·翁正春传》:“ 正春 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类·石》:“暑月乘凉,则士子皆裸裎其上为常。”

  2. 裸露,无遮盖。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 寿桃山 通体是裸裎的青石组成的。”

引证解释

⒈ 赤身露体。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於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晋书·裴頠传》:“其甚者至於裸裎,言笑忘宜,以不惜为弘,士行又亏矣。”
《明史·翁正春传》:“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清葆光子《物妖志·石类·石》:“暑月乘凉,则士子皆裸裎其上为常。”

⒉ 裸露,无遮盖。

端木蕻良《遥远的风沙》:“寿桃山通体是裸裎的青石组成的。”

裸裎的国语词典

不穿衣服,光著身体。

裸裎的网络释义

裸裎

  • 裸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 示例:盖昔者伯夷羞与乡人处,而柳下惠至不以~为浼,事固有大异不然者,各从其心之所安也。
  • 裸裎的翻译

    英语: to become naked, to undress, to expose (one's body)​

    裸裎造句

    无论在什么场合,这样袒裼裸裎总是不成体统的。
    此时,他们两人,汉子和他的妻子都袒裼裸裎,但他们相相互对,并不难为情。
    ‘有裸裎袒裼,以为达者’;《孟子·公孙丑上》也说‘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褐裸裎,尔焉能浼我哉。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褐裸裎,尔焉能浼我哉。
    描来秘戏之图,袒裼裸裎,焉能不浼。
    冬天的田野,庄稼早已收割,大地一片荒凉,大山早已脱掉繁花满目、绿叶层积的虚饰,裸裎出本色,这份朴实令人产生感恩之情。
    华忠屏息潜踪,向内暗觑,但觉一阵阵热气从帘缝中冲出,席间科头跣足,袒裼裸裎,不一而足。
    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

    汉字详情

    luǒ [luo]
    部首: 525
    笔画: 13
    五笔: PUJS
    五行:
    仓颉: LWD
    四角: 36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赤身露体)

    (2) 同本义

    臝,袒也。——《广雅》

    赵简子梦童子裸而转以歌。——《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其动物宜臝物。——《周礼·大司徒》

    平怒,乃解衣裸而佐刺船。——《史记·陈丞相世家》

    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史记·南越列传》。索隐:“裸,露形也。”

    或白昼使臝伏。——《汉书·高五王传》。师古曰:“臝者,露形体也。”

    辄立臝立击鼓。——《汉书·江都易王非传》

    臝诊其尸。——《汉书·董贤传》

    (3) 又如:裸衣(脱衣露体);裸行(赤身露体行走);裸戏(裸身作戏);裸形(裸体);裸国(古国名。属不穿衣服的热带民族);裸尸(使尸骨暴露于野外);裸袒(赤身裸体)

    (4) 捋,撩 。如:裸袖揎拳;裸袖揎衣

    名词

    露出的身体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形容词

    (1) 动植物外面没有毛、羽、鳞、甲或其它东西包裹的

    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裸芽(植物学名词。无鳞叶保护的芽称为裸芽);裸虫(指没有羽、毛、鳞、甲的动物。包括有人类、蚯蚓等)

    (3) 兽类短毛的 。如:裸物(短毛的动物);裸见(没有遮蔽;显露于外)

    英文翻译

    bare, nude; undress, strip

    方言集汇

    ◎ 粤语:l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o6 lo3 la3 [梅县腔] ko3 [台湾四县腔] ko5 lo3 la3 [客英字典] ko5 lo3 [沙头角腔] ko5 [宝安腔] ko5 lo3 [东莞腔]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o3
    ◎ 潮州话:l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郎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luax/luaaluɑ
    chéng,chěng [cheng]
    部首: 525
    笔画: 12
    五笔: PUKG
    五行:
    仓颉: LRHG
    四角: 36214

    详细解释

    chéng

    名词

    (1) 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

    裎,但也。从衣,呈声。——《说文》

    裎,袒也。——《广雅》

    裎,裸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2) 系玉佩的带子

    佩紟谓之裎。——《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3) 另见 chěng

    chěng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

    (2)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to take off the clothes and expose the body. to carry in the girdl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2 [客英字典] chin2 [海陆丰腔] chin2 [梅县腔] chin2 [客语拼音字汇] c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貞清開平聲開口三等drieng/diengɖʰĭɛ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