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丞

luò chéng [ luo cheng]
繁体 駱丞
注音 ㄌㄨㄛˋ ㄔㄥˊ

词语释义

唐骆宾王曾任临海丞,故称。

词语解释

  1. 唐 骆宾王 曾任 临海 丞,故称。

    郁达夫 《过义乌》诗:“ 骆丞 草檄气堂堂,杀敌 宗爷 更激昂。”

引证解释

⒈ 唐骆宾王曾任临海丞,故称。

郁达夫《过义乌》诗:“骆丞草檄气堂堂,杀敌宗爷更激昂。”

骆丞的网络释义

骆丞

  • 骆丞,读音是luò chéng,汉语词语,是骆宾王的代称。
  • 汉字详情

    luò [luo]
    部首: 320
    笔画: 9
    五笔: CT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MHER
    四角: 7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各声。本义: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马)

    (2) 同本义

    骆,马白色黑鬣尾也。——《说文》

    白马朱鬣骆。——《广雅》

    驾彼四骆。——《诗·小雅·四牡》

    (3) 又

    哔哔骆马。

    驾白骆。——《礼记·月令》

    夏后氏骆马黑鬣。——《礼记·明唐位》

    骆驿道路。——《汉书·王莽传》。注:“言不绝。”

    (4) 又如:骆马(身白鬣黑的马)

    (5) 骆驼 。如:骆驼坐(佛家语。指两膝相并如骆驼而蹲踞。僧人不能坐此相)

    (6) 姓

    动词

    通“络”。络绎不绝

    骆驿道路。——《汉书·王莽传下》

    英文翻译

    a white horse with black mane; a camel

    方言集汇

    ◎ 粤语:lok3
    ◎ 潮州话:loh8

    宋本广韵

    chéng [cheng]
    部首: 105
    笔画: 6
    五笔: BIGF
    仓颉: NEM
    四角: 171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 zhěng)本义:拯救)

    (2) 辅佐;辅助 。如:丞弼(辅佐;也指辅佐的大臣或职位);丞辅(辅助)

    (3) 通“承”。接受、秉承

    前疑后丞。——《孝经·谏诤章》注

    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史记·酷吏列传》

    名词

    (1) 古官名

    (2) 传说为帝王的四辅之一,是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

    (3) 佐官名。秦始置。汉以后,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职有大理丞、府丞、县丞等

    英文翻译

    assist, aid, rescu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梅县腔] shin2 [台湾四县腔] sen2 [客英字典] shin2 [宝安腔] sin2 [海陆丰腔] sh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 潮州话:sêng5 (s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署陵平聲開口三等zjing/zjongʑĭə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