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chěng [cheng]
部首 衤部(衤部)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衤部(衤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火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88CE
仓颉 LRHG
郑码 WTJC
四角号码 36214
电码 5935
区位码 8146
姓名学
五笔 PUKG
注音 ㄔㄥˊ,ㄔㄥ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5234251112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裎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裸裎、倮裎、徒裎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

    裎,但也。从衣,呈声。——《说文》

    裎,袒也。——《广雅》

    裎,裸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2. 系玉佩的带子

    佩紟谓之裎。——《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3. 另见chěng

〈名〉

  1. 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

  2. 另见chéng

详细解释

chéng

名词

(1) 裸体,没有穿衣服或脱去衣服的情状

裎,但也。从衣,呈声。——《说文》

裎,袒也。——《广雅》

裎,裸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

(2) 系玉佩的带子

佩紟谓之裎。——《方言》。郭璞注:“所以系玉佩带也。”

(3) 另见 chěng

chěng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对襟单衣

(2) 另见 chéng

英语翻译

to take off the clothes and expose the body. to carry in the girdl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n2 [客英字典] chin2 [海陆丰腔] chin2 [梅县腔] chin2 [客语拼音字汇] cin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貞清開平聲開口三等drieng/diengɖʰĭɛŋ

百度释义

[ chéng ]

1. 脱衣露体。

2. 古代系玉佩的带子。

[ chěng ]

1. 古代一种对襟单衣。

现代汉语词典


〈书〉光着身子:裸~。

裎chěng
(名)古代的一种对襟的单衣。

康熙字典

裎【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𠀤音呈。《類篇》倮也。《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焦氏·易林》裸裎逐狐,爲人所笑。

《玉篇》衣揚也。

《博雅》佩紟謂之裎。《廣韻》裎,佩帶也。

《揚子·方言》襌衣無袌者,謂之裎衣。

《集韻》丑郢切,音逞。深衣也。

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鄭。義𠀤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裎【卷八】【衣部】

袒也。从衣呈聲。丑郢切

说文解字注

(裎)但也。但各本作袒。今正。裎之言呈也、逞也。孟子。袒裼裸裎。亦作程。土喪禮注。倮程。从衣。呈聲。丑郢切。十一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