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环

xián huán [ xian huan]
繁体 銜環
注音 ㄒ一ㄢˊ ㄏㄨㄢˊ

词语释义

谓衔环报恩。

词语解释

  1. 相传 东汉 杨宝 九岁时,至 华阴 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宝 取雀以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自称 西王母 使者,以白环四枚与 宝 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三公),当如此环矣。”事见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王缙 《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虵雀之报。”《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能邀格外之惠……当生生世世结草衔环。”

  2. 谓衔环报恩。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慰夏孤》:“啣环犬马,常存寐梦。”《封神演义》第三二回:“他日啣环,决不有负。” 清 陈梦雷 《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之三:“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啣环。”参见“ 啣环结草 ”。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啣环结草”。参见“啣环结草”。

相传东汉杨宝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宝取雀以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自称西王母使者,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三公),当如此环矣。”
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王缙《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虵雀之报。”
《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能邀格外之惠……当生生世世结草衔环。”
谓衔环报恩。 明王世贞《鸣凤记·邹慰夏孤》:“啣环犬马,常存寐梦。”
《封神演义》第三二回:“他日啣环,决不有负。”
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之三:“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啣环。”

衔环的国语词典

汉时杨宝曾救治遭鸱枭袭击的黄雀,后黄雀伤愈飞走。某夜有黄衣童子赠杨宝白环四枚。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以衔环比喻报恩。

衔环的网络释义

衔环

  • 衔环是古代报恩的传说。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 衔环造句

    你对我的知遇之恩,我一定结草衔环,绝不会忘记。
    有师姐如此热心保护,师弟我真是感激涕零,衔环结草也无以为报,只有以身相许,方能报答师姐大恩的万分之一。
    感恩节到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除了谢谢;您的恩情,我没齿难忘;结草衔环,以报大恩大德,还是祝你节日快乐吧!
    人生在世,压力太大,放松自己;学会感恩,宽容自己;结草衔环,投桃报李;多些理解,少些怨气;感恩节日,愿你心怀感恩,快乐连连,人生写意。
    乌鸟私情,愿岂终养”,王大娘不指望养女能够衔环结草,养女能常回家看看,适当时照顾照顾她一下,大娘就很知足了。
    我愿为奴为仆做牛做马,结草衔环来报答您的恩情。
    啜菽饮水”、“衔环结草”、“投桃报李”、“一饭千金”等典故和成语,都在诠释着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内涵。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子仪拜谢李白活命之恩,异日衔环结草,下敢忘报。
    大恩不言谢,我就是结草衔环,也不足为报。
    承蒙恩人鼎力相助,日后必结草衔环,以酬谢您的大恩大德。
    锦雀,锦绣良缘的锦,杨雀衔环的雀,郑侯的第九位如夫人。大人口中的莺哥,死在四月前,生在四月前,我不是莺哥,大人今日娶的姑娘,才叫莺哥。唐七公子。
    犹自叹命运之乖舛,孤身之沦落,萍踪浪迹,风尘碌碌,白衣栖身贵府,承蒙二老珍待,令姊厚爱,深感幸运之至!大恩大德,异日风云际会,当以结草衔环。
    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就是结草衔环,也要报答。
    梧将军若发好生恻隐之心,敢烦开关以度蚁命,他日衔环,决不有负!
    衔环”与“结草”的典故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弟受吾兄厚恩大德,衔环结草也难相报。
    你们如此待我,我风天静感激不尽,衔环结草已是难报,实在不必再搭上这许多性命。
    但此话从字面意义上就能够知道涵义,根本无需解释,跟衔环结草意义相近。
    张叔的恩德,只有来世衔环结草报答了。

    汉字详情

    xián [xian]
    部首: 303
    笔画: 11
    五笔: TQ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OPN
    四角: 21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口含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衔之次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衔远山。——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文翻译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宋本广韵

    huán [huan]
    部首: 436
    笔画: 8
    五笔: G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MF
    四角: 111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瞏 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2) 同本义

    环,璧也。——《说文》

    肉好若一谓之不。——《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

    行步则有环珮之声。——《礼记·经解》

    孔子佩象环五寸。——《礼记·玉藻》

    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腰白玉之环。——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环玦(玉环和玉玦);环琨(环与琨,并为玉佩);环塡(两种玉制的耳饰。环,耳环。塡,冠冕上的塞耳之玉)

    (4) 泛指圆圈形的物品

    布巾环幅。——《仪礼·士丧礼》

    瓜祭上环。——《礼记·玉藻》。注:“上环,头忖也。”

    (5) 又如:环中(圆环的中心;又比喻空虚而无是无非的境界);环利通索(连环铁索)

    (6) 数学中,具有加法和乘法运算的集合 。其中任两个元素的并与对称差仍是该族中的元素

    环论

    (7) 化学中,环形的结构或多个原子的一种闭链 。如:苯环;甾环

    动词

    (1) 环绕,围绕

    三江环之。——《国语·越语上》

    戎翟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二》

    譬众星之环极。——《文选·张衡·西京赋》

    环而攻之。——《孟子·公孙丑下》

    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环村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环坐(环绕而坐);环绦(束腰的丝带);环攻(围攻);环瞰(包围窥伺);环击(围攻);环迫(四面威逼)

    (3) 旋转

    环拜以钟鼓为节。——《周礼·乐师》

    环山者三。——《战国策·齐策》

    九首蛇身自环。——《山海经·大荒北经》

    (4) 又如:环回(循环,周转);环拜(盘旋与直拜);环激(旋转搅动);环涛(回旋的波涛)

    英文翻译

    jade ring or bracelet; 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