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

xíng xíng [ xing xing]
注音 ㄒ一ㄥˊ ㄒ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行刑 xíngxíng

(1) 执行刑罚,特指执行死刑

行刑者先俟于门外。——· 方苞《狱中杂记》
carry out a death sentence

(2) 又

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词语解释

  1. 执行刑罚。多指执行死刑。

    《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兵之胜负,实在赏罚,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然可集事,不可爱惜所费,惮於行刑。”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外边行刑的准备一切都已经停当了,是 土抚台 土大人 亲自监斩。”

引证解释

⒈ 执行刑罚。多指执行死刑。

《国语·周语上》:“赋事行刑,必问於遗训,而咨於故实。”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兵之胜负,实在赏罚,赏厚可令廉士动心,罚重可令凶人丧魄。然可集事,不可爱惜所费,惮於行刑。”
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外边行刑的准备一切都已经停当了,是土抚台土大人亲自监斩。”

行刑的国语词典

执行刑罚。

行刑的网络释义

行刑

  • 行刑是司法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有广、狭二义。广义泛指对于一切刑罚方法的执行。狭义仅指行刑机构(如监狱)对于经生效刑事裁判所确定的自由刑的执行。特征:(1)行刑是国家的一种刑事司法活动,是反映于刑事裁判中的国家意志的行动状态,因而,它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2)行刑以经生效刑事裁判定罪量刑的犯罪人为对象,与制刑、量刑和求刑一起构成国家刑治的有机组成部分;(3)行刑以一定的物质设施为依托,以确定的行刑目的为导引。
  • 行刑的翻译

    英语: to carry out a (death)​ sentence, execution
    德语: Strafvollzug (S, Rechtsw)​
    法语: mener à bien, exécuter

    行刑造句

    万没有去卡孔大坑参加行刑仪式。
    报告说酷刑普遍存在,政府军法外行刑也屡见不鲜。
    在监狱二楼的行刑室,布满了吊杠、虎凳等刑具。
    那次的印象也确是可怕和深刻的,行刑的第二天和许多天以后,主教还表现出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
    第七十五条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
    在亚洲版的锯刑中,犯人是站直的,行刑从头部开始。
    他是一个死刑犯,在即将行刑前夕他得到了免刑的机会。
    张志新不是第一例行刑前被割喉管的“罪犯”,而是第三十多例;也不是最后一例,在她之后,还有多人被在行刑前甚至被在“公审大会”前割了喉管。
    许多年后,面对着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都会回想起那个下午,他的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马尔克斯。
    一个杀人犯坐在电椅上,即将行刑。
    站班皂隶,就类似于后世的法警,负责跟随府衙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大堂两侧,维持纪律,执行刑讯以及笞杖刑。
    目前对时军锋仍旧以涉嫌诈骗进行刑事侦查,但相关人员透露,在移送至检方后,罪名可能会有变化。
    他们随便拿张纸一铺,就毫无顾忌地围坐在行刑台下休息,有人吃着东西,有人伸腿搭腰,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着,有的人还随手把垃圾遗弃在身边。
    在大不里士没人敢轻视行刑者。
    就让刽子手停止行刑,赦免了王延寿。
    大胡子刘大勇还是穿着昨天的新衣服,神气十足指挥着一个排的战士准备行刑。
    第四天,听说有四五个在突围中被抓获的俘虏在石嘴上下游百米处的炭渣码头等待行刑。
    鉴于中俄两国刑法特殊的历史渊源,从行刑社会化的视角审视俄罗斯自由刑的变革,去芜存菁,将对我国刑法中刑罚的完善和执行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七,当事人进行刑事申诉的成本高。
    听着阎罗王的解释,我特别注意了一下铁驴背后的那根如拇指粗细的尖铁,只见上面血迹斑斑,而且两旁的行刑小鬼又都是那么的丑不勘言。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xíng [xi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GA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TLN
    四角: 1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3) 惩罚

    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

    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5) 征讨 。如:刑殄(征讨消灭)

    名词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

    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

    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2) 通“形”。形容,形体

    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

    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

    (3)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

    (4) 星相术语 。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5) 刑具 。如:动刑;上刑;大刑

    (6) 姓

    英文翻译

    punishment, penalty; law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hin2 [客语拼音字汇] hin2 [客英字典]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海陆丰腔] hin2 [东莞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宝安腔] hin2 [陆丰腔] hin3
    ◎ 潮州话:hêng5 (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ŋghe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