狌狌

xīng xīng [ xing xing]

词语释义

即猩猩。

词语解释

  1. 即猩猩。

    《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汉 王充 《论衡·是应》:“狌狌知往,乾鹊知来。” 谢无量 《溯江还蜀奉寄会稽山人》诗:“笑工依狒狒,语好乱狌狌。”

引证解释

即猩猩。

《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汉王充《论衡·是应》:“狌狌知往,乾鹊知来。” 谢无量《溯江还蜀奉寄会稽山人》诗:“笑工依狒狒,语好乱狌狌。”

狌狌的国语词典

猩猩的别名。参见「猩猩」条。

狌狌的网络释义

狌狌

  • 狌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异兽,记载于《山海经》,形似猿猴。狌狌是神奇的野兽,传说他通晓过去的事情,但是却无法知道未来的事情。狌狌: 兽类,或叫做猩猩,形状像长毛猿的兽类,长有一对白耳,既能匍匐,也能直立行走,据说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
  • 汉字详情

    shēng,xīng [sheng,xing]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TG
    仓颉: KHHQM
    四角: 45210

    详细解释

    shēng

    名词

    (1) 同“鼪”。俗称黄鼠狼

    狌,鼠属,或从鼠。——《集韵》

    (2) 另见 xīng

    xīng

    (1) 同“猩”

    (2) 另见 shē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rvng/shangʃɐŋ
    shēng,xīng [sheng,xing]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TG
    仓颉: KHHQM
    四角: 45210

    详细解释

    shēng

    名词

    (1) 同“鼪”。俗称黄鼠狼

    狌,鼠属,或从鼠。——《集韵》

    (2) 另见 xīng

    xīng

    (1) 同“猩”

    (2) 另见 shē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srvng/shangʃ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