蝨瘤
繁体
虱瘤
词语释义
1.亦作"虱瘤"。 2.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词语解释
亦作“虱瘤”。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颊瘤巨虱》:“ 临川 人有瘤生颊间,痒不復可忍,每以火烘炙,则差止;已而復然,极以患苦。医者告之曰:‘此真虱瘤也,当剖而取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人虱》﹝集解﹞引 徐铉 《稽神录》:“ 浮梁 李生 背起如盂,惟痒不可忍,人皆不识。医士 秦德立 云:此蝨瘤也。以药傅之,一夕瘤破,出蝨斗餘。”
引证解释
亦作“虱瘤”。虱子寄生在肌肤上所形成的瘤。
宋洪迈《夷坚丁志·颊瘤巨虱》:“ 临川人有瘤生颊间,痒不復可忍,每以火烘炙,则差止;已而復然,极以患苦。医者告之曰:‘此真虱瘤也,当剖而取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人虱》﹝集解﹞引徐铉《稽神录》:“ 浮梁李生背起如盂,惟痒不可忍,人皆不识。医士秦德立云:此蝨瘤也。以药傅之,一夕瘤破,出蝨斗餘。”
蝨瘤的网络释义
虱瘤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louse; bed bug
方言集汇
◎ 粤语:s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t7 sit7 [客英字典] set7 sit7 [台湾四县腔] set7 sit7 [宝安腔] sit7 [梅县腔] set7 [客语拼音字汇] sed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t7 sit7 [客英字典] set7 sit7 [台湾四县腔] set7 sit7 [宝安腔] sit7 [梅县腔] set7 [客语拼音字汇] se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七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瑟 | 所櫛 | 生 | 櫛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臻 | srit/shyit | ʃĭe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瘤子,身体组织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分癌瘤、肉瘤、淋巴瘤、血管瘤、脂瘤和骨瘤等
瘤,肿也。从疒,留声。——《说文》
肉凸曰瘤。——《通俗文》
瘤,息肉也。——《声类》
瘤,小肿也。——《三苍》
(2) 又如:瘤牛;瘤赘(体表或筋骨间增生的肉疙瘩)
(3) 树木干、根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如:瘤瘿(树木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英文翻译
tumor, lump, goiter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沙头角腔] lie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梅县腔] li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客英字典] liu2 [沙头角腔] lie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梅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劉 | 力求 | 來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liu/liou | l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