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泪

là lèi [ la lei]
繁体 蠟淚
注音 ㄌㄚˋ ㄌㄟˋ

词语释义

蜡泪 làlèi

(1) 蜡油顺点着的蜡烛向下流淌,状如流泪

guttering or dripping of a candle

词语解释

  1. 即烛泪。指蜡烛燃点时淌下的液态蜡。

    唐 李贺 《恼公》诗:“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綺櫳。” 前蜀 李珣 《望远行》词:“屏半掩,枕斜欹,蜡泪无言对垂。” 宋 陆游 《夜宴赏海棠醉书》诗:“深院不闻传夜漏,忽惊蜡泪已堆盘。” 清 吴镐 《下山虎·听秋》套曲:“触目关心处断肠暗撩,賸有那蜡泪垂垂也替我抛。”

引证解释

⒈ 即烛泪。指蜡烛燃点时淌下的液态蜡。

唐李贺《恼公》诗:“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綺櫳。”
前蜀李珣《望远行》词:“屏半掩,枕斜欹,蜡泪无言对垂。”
宋陆游《夜宴赏海棠醉书》诗:“深院不闻传夜漏,忽惊蜡泪已堆盘。”
清吴镐《下山虎·听秋》套曲:“触目关心处断肠暗撩,賸有那蜡泪垂垂也替我抛。”

蜡泪的国语词典

蜡烛燃烧时所滴下的蜡油,如泪一般,称为「蜡泪」。唐.李贺〈恼公〉诗:「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词:「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也作「烛泪」。

蜡泪的网络释义

蜡泪

  • 蜡泪本意
  • làlèi
  • 蜡油顺点着的点燃的蜡烛向下流淌,状如流泪
  • 蜡泪作用
  • 蜡泪在积累到一定体积时后凝结,可呈珊瑚礁般·大蜡泪可作为艺术观赏品作装饰。
  • 蜡泪造句

    这支蜡烛已经快燃尽了,下面的蜡泪都有好多了!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她宁愿死,宁愿如杜鹃啼血而亡,宁愿如灯烛滴尽蜡泪,宁愿化作蝴蝶,飞过千山,飞过万水,飞到山伯身边。
    哇,你好用心啊,秦军一听不小心被蜡泪烫到了,金瑶立马从包中拿出。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蜡泪流下来,就像一个个蜡烛在流泪。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红烛噼里啪啦的燃烧着,蜡泪每分每秒都在掉落,昏黄灯光下,四个人相对而坐,霍婷吃完饭后便已沉沉睡去。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纳兰容若。
    你点起了一个蜡烛,放在我的胸口,蜡烛是红色的蜡泪直往下滴,那个夜里,我和著雨声失眠。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纳兰容若。

    汉字详情

    là,zhà [la,zha]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AJG
    五行:
    仓颉: LITA
    四角: 54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 liè)声。本义: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某些油质。如:蜂蜡)

    (2) 动物、矿物或植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能燃能熔,不溶于水,是一羟基醇或固醇的脂肪酸酯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3) 又如:蜡圆(蜡丸);蜡弹(蜡丸,用蜡封裹的密件);蜡查(蜡埚,蜡滓。白蜡(虫蜡)或黄蜡(蜂蜡)的渣滓)

    (4) 蜡烛的简称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又如:蜡火(蜡烛火);蜡烟(蜡烛的烟);蜡红(烛花);蜡香(蜡烛燃点时产生的气味);蜡光(烛光)

    动词

    (1) 用蜡涂抹 。如:蜡引(涂蜡于纸张或布帛上,以防水湿);蜡本(用蜡涂绢上,所临摹的画本);蜡纸(表面涂蜡的纸)

    (2) 另见 zhà

    zhà

    动词

    (1) 古代祭名。周朝年终大祭万物

    天子大蜡八。——《礼记·郊特性》

    (2) 又如:蜡腊(岁终祭祀);蜡坛(蜡祭之坛);蜡宾(年终祭祀的助祭人);蜡索(犹蜡祭);蜡祠(蜡祭用的祠堂);蜡宫(供蜡祭用的宫室);蜡月(指周历十二月);蜡日(年终蜡祭八神之日);蜡祭(祭名。年终合祭万物之神)

    (3) 另见

    英文翻译

    wax; candle; waxy, glazed; maggot; as a non-simplified form sometimes used as an equivalent to U+410D (?), meaning imperial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caa3 caai3 zaa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5 lap8 [梅县腔] za5 [台湾四县腔] za5 lap8 [客英字典] lap8 [宝安腔] za5 | lap8 [客语拼音字汇] lab6 za4
    ◎ 潮州话: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慮去聲開口三等tsʰĭochioh/civh
    lèi [lei]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HG
    五行:
    仓颉: EBU
    四角: 36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戾( )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晋书·羊祜传》

    士皆垂泪涕。——《战国策·燕策》

    剑外忽传收 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涕泪(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表示眼泪,与“涕”同义并用);泪波(泪水如波);泪泉(指眼泪);泪球(泪珠,泪滴);泪晶(泪珠)

    (4) 引申指某些形似眼泪的东西 。如:蜡泪,泪蜡(蜡烛因燃烧熔化而滴落如泪);胡桐泪

    动词

    (1) 流泪

    泪翟子之悲,恸 朱公这哭。—— 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又如:泪河(泪下如河。形容悲痛之极);泪下沾衿(流泪很多;沾湿衣襟);泪坠尊者(佛教用语。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因悲三途的众生而啼泣,故称)

    英文翻译

    tears; weep, cry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ui5 [宝安腔] lui3 [梅县腔] lui5 [台湾四县腔] lui5 [东莞腔] lui5 [海陆丰腔] lu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