薨陨

hōng yǔn [ hong yun]
繁体 薨隕
注音 ㄏㄨㄥ ㄩㄣˇ

词语释义

1.亦作"薨殒"。 2.薨殂。

词语解释

  1. 亦作“ 薨殞 ”。薨殂。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故 凉州 刺史 张既 ,能容民畜众,使羣 羌 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不幸薨陨,朕甚愍之,其赐小子 翁归 爵关内侯。”《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四年》:“ 齐王 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殞,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薨殞”。薨殂。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羣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不幸薨陨,朕甚愍之,其赐小子翁归爵关内侯。”
《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四年》:“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殞,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

薨陨的网络释义

薨陨

  • 薨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ōng yǔn,是指薨殂。
  • 汉字详情

    hōng [hong]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LPX
    五行:
    仓颉: TWLP
    四角: 44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死,瞢( méng)省声。本义: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2) 同本义

    薨,死也。——《尔雅》

    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昭王薨。——《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薨落(死的意思。通常指诸侯之死);薨奄(指王侯死亡);薨殁(指王侯死亡);薨殂(指王侯之死);薨背(犹薨殂);薨逝(犹薨殂);薨谢(薨殂)

    (4) 杀害

    闭太后于后宫,薨怿于下省。——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5) :嘈杂声 。如:薨薨(众虫齐飞声;填土声、雷声、水声、鼓声等);薨然(形容人声嘈杂)

    英文翻译

    death of prince; swarming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2 kwen1 [客语拼音字汇] fen1 [台湾四县腔] fun2 kwen1 [宝安腔] gang1 [客英字典] kwen1 fen2 [梅县腔] fen2 wen2 kwen2 fun1
    ◎ 潮州话:雍1 汪1 ,iong1 uang1(iong u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肱登合平聲合口一等huong/xuongxuəŋ
    yǔn [yu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KM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LRBO
    四角: 762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 ),员声。“阜”指土山,与“高下”义有关。本义:从高处掉下,坠落)

    (2) 同本义

    陨,从高下也。——《说文》

    陨,坠也。——《尔雅》

    陨,落也,堕也。——《玉篇》

    冬十二月陨霜不杀菽。——《韩非子·内储说上》

    其黄而陨。——《诗·卫风·氓》

    涕既陨之。——《诗·小雅·小弁》

    并、 汾乔木,望秋先陨。——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启陨箨。——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陨坠(坠落);陨泗(流泪);陨涕(落泪);陨集(下落聚集)

    (4) 丧失,失去

    天诱其衷,成王陨命, 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左传·成公十三年》

    陨子辱矣。——《左传·成公二年》

    而陨失其国者。——《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5) 又如:陨获(困迫失志);陨命(丧失生命);陨失(丧失;失落);陨职(失职)

    (6) 死

    巢陨 诸樊。——《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则陨身灭国矣。——《韩非子·说疑》

    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陨殁(死亡);陨丧(死亡);陨谢(死的婉词);陨隧(死亡的婉称);陨国(殉国,为国而死);陨世(逝世)

    (8) 毁坏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史通》

    (9) 又如:陨圮(倒塌崩坏);陨绝(毁灭;灭绝);陨覆(覆灭)

    英文翻译

    fall, slip; let fall; die

    方言集汇

    ◎ 粤语:wan5
    ◎ 潮州话:温6 ,u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