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跂

wèi qí [ wei qi]
注音 ㄨㄟˋ ㄑ一ˊ

词语释义

雄浑多姿。

词语解释

  1. 雄浑多姿。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见 临潁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 清 钮琇 《觚賸·逸老堂对》:“词既悲壮,书復蔚跂。”

引证解释

⒈ 雄浑多姿。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见临潁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
清钮琇《觚賸·逸老堂对》:“词既悲壮,书復蔚跂。”

汉字详情

wèi,yù [wei,yu]
部首: 301
笔画: 14
五笔: AN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SFI
四角: 44240

详细解释

wèi

名词

(1) (会意。从艸,尉声。本义:牡蒿)

(2) 同本义 。菊科。一种多年生草本( Artemisia japonica )。全草入药

蓼蓼者莪,匪我伊蔚。——《诗·小雅·蓼莪》

(3) 病

五藏无蔚气。——《淮南子·俶真》

(4) 又如:蔚气(病气)

形容词

(1) 草木茂盛

蔚蔚,茂也。——《广雅·释训》

茂树荫蔚。——《文选·班固·西都赋》

设蔚施伏。——《淮南子·兵略》

望之蔚然。——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如:蔚映(茂密而相映衬);蔚生(草木茂密貌)

(3) 有文采

其文蔚也。——《易·革卦》

蔚彼高藻。——陆机《答贾长渊诗》

蔚为辞宗。——《汉书·叙传下》

(4) 又如:蔚炳(文采鲜明华美)

(5) 云气弥漫的

荟兮蔚兮。——《诗·曹风·侯人》。传“荟蔚,云兴貌。”

(6) 又如:蔚荟(云雾弥漫貌)

(7) 盛大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蔚跂(雄浑多姿)

动词

(1) 聚集

六义附庸,蔚成大国。——《文心雕龙》

(2) 另见

名词

县名 ,在河北省北部,壶流河斜贯,邻接山西省

形容词

(1) 烦闷 。通“郁”。如:蔚结(心中愁闷不解。同“郁结”);蔚蔚(愁闷忧伤的样子。通“郁郁”)

(2) 另见 wèi

英文翻译

luxuriant, thick; ornamental

方言集汇

◎ 粤语:wai3 wat1 wa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wi3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海陆丰腔] wui3 [客英字典] vui3 [梅县腔] wi3 wui3 [宝安腔] wui3
◎ 潮州话:锅3 温4 ,uê3 ug4(uè 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胃微合去聲合口三等qyoih/voyʔĭwəi
qí,qǐ [qi]
部首: 717
笔画: 11
五笔: KHFC
仓颉: RMJE
四角: 64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支声。本义:多出的脚趾)

(2) 同本义

跂,足多指也。——《说文》

而枝者不为跂。——《庄子·骈拇》

(3) 又如:跂骨(脚跟骨,胫骨前垂的部分)

(4) 通“歧”。分叉

夫挟依于跋躍之术。——《淮南子·俶真》注:“跂躍,犹龃龉,不正之道也。”

(5) 又如:跂趋(不同的趋向);跂途(歧路)

(6) 另见

动词

(1) 抬起脚后跟站着

离纵而跂訾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亦谓跂足自高而訾毁于人。”

吾尝跂而望矣。——《荀子·劝学》

(2) 又如:跂望(举起脚跟远望);跂踵(举起脚跟远望);跂予望之(举起脚跟远望)

(3) 盼望;向往;企求

日夜跂而望归。——《史记·高祖纪》

(4) 又如:跂及(企及);跂仰(钦仰;想慕);跂足(喻盼望,期望)

(5) 另见

英文翻译

creeping, craw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ke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ki3 [客英字典] ki1 k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 潮州话:gi1 ki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巨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gje/giegʰĭe